普通人如何练武功杨澄甫仙师赴粤授拳及逝世之谜-路迪民

《太极》杂志2013年第6期刊登了唐才良先生的文章《杨澄甫忌日应是1936年3月18日》,对先师逝世日期进行了更正,这个更正很有必要。因为在我为《永年太极拳志》撰写关于杨式太极拳的传人介绍时,包括先师忌日的内容,也是基于我的初稿,而笔者在《杨式太极拳三谱汇真》一书中也将先师忌日错误地记载为农历二月初十,因此我认为有责任对此加以补充说明。

唐文他的依据是中国人民大学张全海先生提供的一个、上海《申报》的1936年3月19日报道,称杨澄甫“昨天(3月18日)去世”,以及家属发布的丧讯。为了阐明问题,我决定再次展示那份《申报》的影印件。

《申报》的报道和杨家的讣告,在第二天发表,其可信度不容置疑。因此,我们可以断定过去记录中的误差。此外,唐文指出,“导致这一误差的是阴历阳历转换上的错误。在公历上是3月3号,是农历二月初十。而农历三月初三,则是在公历上是3月18号”,他认为可能有人把农历三月初三误以为是在阳历上的3月3号,从而产生了这个错误。但实际上,公元1936年的2月25号也是阴历二闰二十五日,而不是闰三分之十五。这一点需要注意。

我们民间通常以农历来计算忌辰。如果我们把先师的忌辰写成“农历三年初三,阳曆為 1936 年 03 月 18 日”,那么这两种纪法就不匹配,又是一个错账的问题。

本人的记载和我曾向傅钟文老师提供给他看并由他题字用的资料都来自于傅老师口述。我清楚记得1991年2月8日,我前往上海访问傅老师,并请他为即将出版的《杨氏太极拳正宗》题字时询问过关于杨澄甫生卒日期,他说:“六六八生(光绪九年),羊;二十去(二十五岁),阳曆為 03 月 03 日。”我当时做了笔记。当时距离楊公逝世已半个多世代,这个小小的失误可以被原谅。

张全海先生还给我寄来了1940年的5/17节所载5/17节追悼会照片,这些文字清晰可见,现在附上了影印件,可以从中看到先师当年的社会影响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不顾一切致悼词的人物元老褚民谊,当时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后来沦为了汪伪汉奸,但这与其抗战前对武术运动支持无关的事实要区分开来。此外,唐才良先生在访谈中提到看到了一张广州合影,那里有楊振國老師題字经联系后,我得到了一张扫描后的照片作为参考,此图曾经发表于2009年的香港“传统杨式太極拳國際論壇”中。令人高兴的是,在那幅照片边缘还有楊振國老師寫下的一段话:“最后在廣州遺像、二五年三四至十八逝世,在上海隔一年後時間。一間間內楊澄甫宗師左邊站著的大哥就是大哥”。之后用括弧添加了“十八”两个数字。这说明虽然楊振國老師按照誤傳記載了農曆閏丁子,但又記錄下去了陽曆中的「十八」,這與申報新聞報導是一致的情況,可作為確認先師忌辰另一個證據來源。

從申報新聞報導中還能看出另外一個問題,即楊澄甫宗師赴廣州教拳期間。他們說根據申報消息 楊澄甫於「前幾個春秋」應邀赴粵授拳,這意味著他們認為當時發生的事情是在1924-1927之間。但實際上,《永年の研究》(見拙著 《Yang-style Taiji Quan Three Manuscripts Collection and Explanation》202頁)的標題後註明 “廣州市政府國術組同仁歡迎楊 澂夫 先生合照 “及 “ 中華廿三年十二廿 三 ” ,即廣州市政府同仁對於 Yang Chunchang 的款待日期 是1934 年12 月22 日,所以我們可以確定 Yang Chunchang 在該年度只訪問過一次广州。這篇文章提供給我們更多關於 Yang Chunchang 教授期間的一些佐證信息。

最后,我衷心感謝張志芳 老師及 張全海先生 提供資料,以及 唐才良先生 對於這一問題熱心關注。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