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武秘籍:太极散手修炼传说
[编者按]凡传统太极拳,均源于道家,故与道家导引养生、内丹养生紧密联系,强调养生与技击并重,且视技击为不急之末学。王新午先生传《太极拳散手秘诀》,不仅进一步证实了她的源头,也进一步证实了她的内涵与特征。现行流行的太极拳,包括一些所谓的传统太极拳,不是泛于毫无“拳”艺,徒有其形的太极操、舞,便是偏向于背离养生的技击术,终离太极拳之传统本意远矣!今太极拳界有识之士正在不断呼吁,恢复太極拳的本来面目,以彰同心。
前言
此 太極 拳 三十七式 散 手 秘诀 系 王 师 新 午 七 十 年 前 所 传 之 手 抄 本 ,多年来仅供师傳内部习练研究傳覽,有些内容因年代久远而显得有些过时,但依然保留着一丝古老真谛。
吾今已九十有余,我深感先师言傳身教之恩,由於本人条件及水平所限,我未能將老师所傳之技藝發揚光大,我深感內疚,所以我决定将此资料公之于众,以便发扬光大。
一、预备式及呼吸法
纳新吐故气须圆,从丹田升至胸膺。
提神顶劲精神注,从腰部到手腕,一气呵成。
纳气两手托上行,如同弓箭一般准确无误。
腹收精气全提注,如同水锅一般滚烫热腾腾。
二气循环无先后,每一个动作都要如同天地运行一样平衡协调。
演成六个小周天,每一个动作都要如同自然规律一样自在自由。
二、推手四正方
混沌初分日,一阴一阳相互辩论,
棚按像乾坤,大地由此展开,
捋挤似离坎,无尽变化中寻找真理,
棚劲含刚健,上下左右各有千秋美妙景象,
按顺坤柔德,让步让位给对方以空间和时间,
三、揽雀尾式
出手含棚似围墙,不容敌人逗留半点空隙,
变个圈儿左右化,让敌人难以捉摸你的意图和方向,
后步挺劲作中梁,将力量集中在最关键的地方使用起来,
四、单鞭势式
单鞭一势最称雄,如箭一般射向目标不留余地,
松肩沉肘挡四面,用双臂护住自己防御每一个角度,
五、高探马式
探马立势最高强,当你站稳脚跟准备迎战时,
平肩正胯着内藏,用自己的身体成为攻击和防御的基石,
六、高飞折叠腿式
高飞折叠腿使敌人难以预测你的下一步行动,
右脚抬起仿佛要触碰天边,而左脚却隐藏在尘埃里等待最佳时机的一击,
七、中架单鞭
从腰部开始转体,使双臂如蝶般轻盈翱翔,
掌心对准眉间或胸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出,
八、二次反勾
用力绕过对方的手臂,将他们牢牢缠住,
同时运用足尖施加压力,使他们无法摆脱你的束缚,
九、三次连环
首先是一记快速旋转的手腕,然后是另一记更快更猛烈的手腕运动,
最后是一记带着速度带着力量的手腕挥出,这三个动作连续进行形成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浪潮,
十、大円抱身
十一、小円抱身
十二、二段连环
十三、一段套圈
十四、一段套圈
十五、一段套圈
十六、二段套圈
十七、二段套圈
十八、三段套圈
文章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