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固安太极拳的创作与演化:从武式老架到精简改革
陈固安太极拳,这一门派的拳种,源自于著名武式太极拳家陈固安(1913-1993)先生数十年的专注练习和教导。它以传统武式老架为基础,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改良和创新,吸收了心意、形意、八卦、螳螂、通臂等多种技巧的精华。这种独特的融合,使得这门太极拳在动态上既能表现出柔韧性,又能展现出刚劲。
在实战中,陈固安太极拳追求先定后动,以人之意为先行。这是一种曲线与直线相结合的打法,即使是在紧密粘连的情况下,也要保持一种松静状态,而不是用力拙劣。练习者需要将身子随着对方移动,同时以身去欺敌,用气去催促手脚,让一切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
训练过程中,要达到一种状态,即使周围环境中的每一个点都可以成为动作开始的地方,每一个点都可以是力量释放的地方。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内心深处的心理准备来支撑。这就是所谓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在对手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只有自己知道如何应对每一种可能的情况。
为了能够跟上对方的变化,并且迅速适应,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姿态和力量,最重要的是要有灵敏的情感反应,与对方建立起共鸣,从而形成一种无缝的手足感。当双方之间没有明显分界时,便会发现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已经开始。因此,在实战中,要虚实分明,重心稳定,将整体劲力充满活力,无论触碰何处,都能够迅速释放出强大的力量。
由于其独特之处,被广大爱好者称赞并广泛传播,这也被人们称为“武派固安式”或“新架”的代表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