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詠春拳系統化教學觀
據說,五枚師太因避清廷耳目,遁迹至川滇邊區的大凉山上。由於痛恨那批背叛少林寺的叛徒,五枚師太日夜苦苦思索如何以另一套簇新而有效的拳術去對付他們。于是,處處針對固有的少林拳術,而與其傳統形式及觀念大相徑庭的“詠春拳”便在這構想下創設出來了。咏春拳所注重的是隨機應變,出手成招,而非靠預先想定的“死招數”。
雖然,我們不必太着重五枚師太當日創立泳春拳的初衷是否真如傳說般“處處針對固有的少林拳術”,但詠春拳確有很多與一般長橋大馬拳術有所不同的特征。且直至葉問宗師為止,這一派拳術事實上一直是頗為秘密地相傳。
無論上述傳說真實與否,我作為這時代的詠春拳藝者,不論“發揚光大,違背祖師”之訓,只因覺得如未能將這一派優良的拳術公開,我實有負於詠春派前人的苦心孤誨。
泳春拳一向著重活學活用,這卻與現代采取大規模教授的方式相衝突。其原因是,以前的教者只不过收一個至幾個學徒,而他們那一時代既有充分的時光穷年累月地跟隨師父學習,師傅亦因只得三幾人學徒的情況下,早晚總會有一天將未教的地方授予後繼。而因此,那一時代的師父,本無須編定任何系統化的課程,因為有的是時間。
另一個使當時泳 春風 自由發揮 的原因是,由於泳 春風 本身已是一套著重自由發揮的一套武技。由於此沒有預定的招式,如果教者預先排定了教授課程(尤其以教授「藕手」中的動作而言)的话,不免逐漸流回教授「死招數」的範疇?
然而,上述的一些問題,在現代的大規模教育中顯得尤為嚴峻。在現代化的大型課堂中,要記住每位學生的進度和需要,以及調整適合各個不同水平的人進行講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此外,由于缺乏明確且標準化的一致性,使得一些重要技術可能被忽略或重複灌輸給學生,有些甚至可能從未被正確理解或掌握。
我認識到,這種情況不僅造成了一些誤解,也導致了咏春門派在歷史上的發展受阻。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找到適合現在需求的一套方法來組織和教授我的技術,就可以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並且讓咏春門派真正繁榮昌盛下去。我正在尋找並開發一個結合古老武技精髓和現代教育理念的小組練習法,可以幫助我更有效地傳授我的技術,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如果成功,我希望這樣做可以打破過去一切限制,使咏 春風 可以像以前那樣自由流動,但又不失效率和準確性。在我看來,這就是新的挑戰,也是我終身追求的事業之一部分:將古老武技轉化為可持續、可擴展、並且能夠滿足所有參加者的生活質量提升工具。我相信通過努力研究并經常反思,我將找到最佳方法來達成這個目標,並最終帶領我們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