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神经系统,作为整体神经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调控那些不受意识控制的平滑肌、心脏和腺体活动。它分为交感与副交感两大支。交感系统能迅速适应环境变化,而副交感则致力于保护和恢复机体,积累能量。大多数器官的神经供应是由这两个相互作用维持和调节的,对任何一方过度或不足都可能导致功能失调。保持保护、修复和积累能量,就可促进身体健康。
现代人思维激烈,常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这时需要副交感加强工作。那么如何唤醒副交感?根据大脑皮层功能优势原则及镶嵌式活动方式,当脑部处于抑制状态下,自主神经才能兴奋;当交感放松时,副交发才能活跃。太极拳以“松”、“静”为准则,即在这种状态下,大脑抑制而同时也让心率降低,使得副交发系统活跃,从而对内脏进行保护与修复,有助于慢性病康复。
时间至关重要,因为植物神经传导速度较慢且有许多突触联系,加上依赖微循环运作,如肾脏小球毛细血管网,由于这些毛细血管直径极细且血流速度缓慢,因此需要足够时间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达到工作状态。如果时间短,则无法实现有效保护与修复。
太极拳练习具体时间应设定多少?目前没有确切数据,但可以参考历史养生实践、中医理论以及国外养生方法推断出合理范围。比如佛家打坐半小时,有功夫者2-4小时;针灸留针30分钟左右;气功站桩30分钟至3小时;瑜伽莲花座5小时。此外,对初学者最短训练半小时,有经验者可达9小时以上,可见长期锻炼会带来更多益处。而气功前辈提到“20分钟入药”,即低于此时段,不足以启动微循环,让身体得到10分钟保养后即告结束。当始动调整达到20分钟后再开始太极拳,一般建议至少半小时,以保证各器官得到充分照料。但随着长期练习,其起始调整时间将逐渐缩短。
结论: 太极拳最少需连续锻炼半个钟头,最好是一钟左右,以确保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护理并促进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