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部
太极拳中,头部的姿势要求极为重要。陈鑫曾说:“头为六阳之首,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体此为向背。”因此,我们必须确保头部保持正直,不可低头或昂首。转动时要自然,不要摇头晃脑,以为灵活。
面部肌肉应放松,表情自然,不可故作精神抖擞。功力到了相当程度后,面部可能会显现各种形状,或发劲出声,这是内外兼修的结果,也是自然现象。在学习初期,要避免强行模仿。
眼神平视,用以远方观察。意欲去何处,让眼神先去,然后身手腿随之行动;在动作时,让眼神跟随主要的手或足转动,但不可旁视,因为旁视会使心散乱和志不专定;定式时,则目光应前方。
口唇轻闭齿合舌轻触上颚(也有不同意见),这样可以促进口腔津液分泌,为喉咙润泽,同时有助于消化。此外,还需注意呼吸的自然性,不宜刻意深呼吸。
二、上肢
(一)肩
太极拳中的手臂伸缩转圈需要松柔灵活,而这一点关键在于肩关节是否能松开。这需要通过长时间练习才能逐渐掌握。一旦肩关节能够充分松开,全身的手臂伸缩缠绕转圈就能像风吹杨柳一样自由自在地进行,而不会生硬呆滞。“沉肩坠肘”是太极拳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帮助形成含胸拔背,并有利于气沉丹田。如果肩关节不能松开,就无法形成正确的旋转活动,从而影响整个身体的流畅性。
(二)肘
在太极拳中,肘始终保持微曲并具有一定的下坠劲,即所谓“坠肘”。如果使用肘击人,也应该采用这种下坠劲;即便手臂超过了 shoulder 的位置,如白鹅展翅,但内劲仍旧是下坠而沉的。如果抬高了膀胱尖,有了上抬的劲,这与“坠肘”的概念相矛盾,是一种错误姿势。
三、腕
在打太极拳中,我们通常忽略的是最小但最灵活的一部分——腕关节。但是在打拳时,却应该让它固定下来,不要让它过度地灵活地移动,而应该紧密配合手臂运动,使得内劲贯注到手尖端,从而避免内劲断续或丢失。
四、手
在太极拳套路中,最常见的是掌法,其次是拳法,再少的是钩法(也称吊手)。掌法用的最多,其次是金勾。而这些不同的握持方式都旨在利用不同的手指张合和力量来引导内外力的流动和变化。在使用掌的时候,大指微直与食指分开后弯,其余四指轻轻并拢微直,使得每个指尖都能施加一定程度上的力量,从而增强缠丝劲效果。此外,还需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或者过软,以达到最佳状态。
总结:
头部:保持正立,无论静态还是动态,都不能出现俯仰歪斜的情况。
上肢: shoulders 需要松柔且具有良好的旋转能力,同时保证 arm 的自由伸展和回收。
手腕:要求 wrist 关节稳定且柔韧,以支持 arm 的运用和协调全身运动。
手:掌握适当的手型,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握持方式,以达到最佳效果。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