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詠春拳系統化教學觀
據說,五枚師太因避清廷耳目,遁迹至川滇邊區的大凉山上。由於痛恨那批背叛少林寺的叛徒,五枚師太日夜苦苦思索如何以另一套簇新而有效的拳術去對付他們。因此,她創設了一套與傳統少林拳術大相径庭的「詠春拳」。
雖然我們不必過分著重五枚師太創立詠春拳的初衷是否真如傳說般「處處針對固有的少林拳術」,但詠春拳確實有許多與一般長橋大馬拳術有所不同的特徵。直到葉問宗師為止,這一派拳術事實上一直是頗為秘密地相傳。
無論上述傳說真實與否,我們作為這個時代的詠春拳藝人,不論「發揚光大,違背祖師」之訓,只因覺得如果未能將這一派優良的武功公開,就會有負於詠春派前人的苦心孤诣。
泳春拳一向強調活學活用,這卻與現代採取大規模教授的方式相衝突。原因之一是,以前的教者只收一個或幾個學徒,他們那一代既有充分時間穷年累月地跟隨師父學習,師傅也因只得三幾人學徒,所以早晚總會有一天將未教的事項傳授下去。而且,那時候的一些招式已經被固定下來了,因此當時的教者根本就不需要編定任何系統化課程,因為他們有的是時間。
另一個理由是,由於泳春拳本身就是一套強調自由發揮的武功。如果教者預先排定了教授課程(尤其是在教授「藕手」中的動作),岂不是逐漸流回教授死招數?甚至在葉問宗師時代,即便如此,在一些場合仍然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每位學員的情況進行修練,而不是完全依照既定的方法進行講解。
然而,上述方法在大規模教育中並不能適用,因為單靠記憶力很難記住每個學員學習了多少技術,更難管理不同入門者的進度。此外,如果沒有明確的地步,一些技巧可能會重複演練,而有些則可能遺漏;或者某些技巧被誤導而未曾掌握。此外,由於缺乏固定的課程標準,一些善于運用的招式可能反覆再次灌輸給學生,而那些不受歡迎的地方則被忽略或放棄。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學生只能部分理解武功,並使咏春武功陷入劣勢。
面對現代化的大規模教育法,我們認為編制一個系統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已經成為必要。我們可以通過建立一個清晰、邏輯合理且可循序推進的人才培養路線圖來克服這些問題。但要注意的是,即使我們設計出完美無瑕的人才培養計劃,如果它變成了死板公式,也同樣失去了原有的精神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