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力外传师父教拳时的喂招-叶式史

世上没有“师徒传功”的心法和有证可查的历史记载,这纯属无稽之谈。否则,中国多多少少武林豪门名家的子孙后代,只要通过祖宗先辈的“师徒传功”,就可以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武林豪杰,用不着我们为继承、弘扬、发展中国功夫而几十年刻苦练功。

其实,“功力外传”还是有的:

中国某些民族或部落,为了民族或部落的兴旺延续,在新任的头领或领袖继位时,享有盛誉,功力超群的长老,用膜顶灌功力的方法,将自身毕生真气,施与对方,而自己竭精命殆。不仅顷刻大大地增长了新的头领或领袖的功力,而且充分激活诱发了他无穷无尽的内在潜力……

武林世家在将遭遇全族灭顶之灾前夕,为了拯救全族,报血海深仇,族中德高望重、功夫非凡的人,将毕生功力通过双方处于极静忘我的境地,用两手的劳宫,将真气毫无保留地灌输给另一个有一呼百应、武功高强、人心所向的后继之人,而自己功尽气绝。

3、武林中经常发生的用真气为奄奄一息的武林人士治伤。通常是在极静环境下,有受伤方赤裸上身,在另一方背后席地盘坐,用双手微微粘贴在神堂穴位,全神贯注缓缓将自身真气丝丝输入伤者体内直到病愈。此时施治者已经精疲力尽元气大伤,但此举却是至关重要的一种医学秘籍,让垂死挣扎的人获得新生。

除了这些情况,一般情况下不会将自己毕生的真气轻易灌输给他人。所以,有些人教拳时,在徒弟身后,全身紧帖徒弟背部,一边带着一起连续做拳架动作,这是手把手地教拳,而并非是“师徒传衣”。话又讲回来,每个掌门人的技艺都经过千锤百炼,不可能简单转移。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对每一个学员严格要求,对每一次打击都细致分析,以确保技艺能被正确理解和应用。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古老民族习俗中,或是在现代太极推手中的教学过程中,都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交流和技术流转。在这场面对面的互动里,我们看到了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纽带,它使得学习者能够直接体验到老师真正掌握技能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加深入了解并迅速掌握技巧。这正是作为好老师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让学生从实践中学到的东西比理论知识更具有生命力,更容易被记住。

最后,我想说的是,即便是一点小小的手指触碰,也能让学习者的身体与技术产生共鸣;即便是一次简单的小动作也能引起巨大的变化。我认为,这就是所谓“喂招”的奥妙所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流转,更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尊重,是一种相互依赖。而这种关系对于任何一个艺术形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标签: 武术教程古代武学八极拳有多少招式功夫有哪些招式古武网内容真实吗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