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世界高水准的自由搏击,惊奇地发现高手之间的较量,最后决定胜负的,往往是选手运用巴西柔术一定乾坤,其实就是地躺的、反关节的绞技。这种技击,在中国的民间传统武术中,比比皆是。通常的叫(反关节)擒拿术,太极拳中称作“拿”,顾名思义,就是象拿东西一样,很轻松、随意地、牢牢将对方提携在手中,根本无法挣脱,只能惟命是从、俯首为臣。
也许大家对太极拳的“拿”,体会感悟不深。但是喜欢太极拳推手的人,对“拿”就有了直观的理解和认识了。当自己与对方推手,一方感到自己与对方接触的部位,被对方轻而易举、莫名其妙地管住了,难以挣脱,同时,感觉到自己的双脚,身不由己地被缓缓地提起来,完全失去重心控制,只能随对方任何摆布。这就是,对方拿住了自己的重心:看似对方,管死了自己的接触部位,其实,对方完全控制了自己的身体平衡和重心。
说来,太极拳的“拿”,就是太极拳推手的一种巧妙技巧。它既不是用力硬生生地压制对面的关节,也不是穷凶极恶地死命纠缠别人的接触点,而是在于运用自身内动,不知不觉间,用意念粘贴住对面的两个接触点,然后通过内动引发自身两个接触点产生相反方向同步运动,从而紧紧控制住对面的接触部位。而这个过程正体现出了使用意念力量,即使没有外力的帮助也能达到目的,这正是四两拨千斤之法。
其实,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中找到类似的原理,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活动当中,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转换和变通,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和掌握太極拳时应该注意到的。在学习这门武术时,如果过分专注于理论上的解释,而忽视实际操作中的感受,那么可能会错失掉这门武功最精髓的地方。
再想一想,为何其他国家武术如跆拳道等能够走向世界,而我们的太極拳至今还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它关系到文化交流、传播方式以及我们如何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展示给世界,以及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并欣赏我们的民族特产。此事非小,可以作为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
2025-01-27
2025-01-28
2025-01-28
2025-01-27
2025-01-27
2025-01-27
2025-01-28
2025-01-28
2025-01-27
202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