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春拳法系统化教学观
据说,当年五枚师太因避清廷耳目,遁迹至川滇边区的大凉山上。由于痛恨那批背叛少林寺的叛徒,五枚师太日夜苦苦思索如何以另一套簇新而有效的拳术去对付他们。于是,处处针对固有的少林拳术,而与其传统形式及观念大相径庭的“咏春拳”便在这构想下创设出来了。咏春拳所注重的是随机应变,出手成招,而非靠预先想定的“死招数”。
虽然,我们不必太着重五枚师太当日创立泳春拳的初衷是否真如传说般“处处针对固有的少林拳术”,但咏春拳确实有很多与一般长桥大马拳术有所不同的特征。且直至叶问宗师为止,这一派剑术事实上一直是颇为秘密地相传。
无论上述传说真实与否,我作为这时代的詠春剑技热爱者,不论“发扬光大,违背祖师”之训,只因觉得如未能将这一派优良的剑技公开,实有负詠春派前人的苦心孤诣。
泳春剑技一向着重活学活用,这却与现代采取大规模教授的方式相冲突。其原因是,以前的教者只不过收一个至几个学徒,而他们那一时代既有充分的时光穷年累月地跟随师父学习,师傅亦因只得三几人学徒的关系,早晚总会有一天将未教的一切深奥之道传授下。
因此,那一时代的大師,无须编定任何系统化课程,因为他们有的是时间。而另一个使当时の谅春剑技教授者无须编定系统化课程理由,是因为泳春剑技本身已是一套着重自由发挥和灵性运用的小巧精妙武艺。
由于咏春剑法没有预定的招式,如果教者预先排定了教授课程(尤其以教授「藕手」中的动作而言),岂非逐渐流回教授「死招数」的范畴?甚至在叶问宗师的时候,当时的大師仍本着「随意发展」、「因人而教」的方法来指导门生们。
可是,上述这种「随意发展」、「因人而教」的方法,在现代的大规模讲座中显然是不适用的。在面对众多学生的情况下,即使他个人的记忆力再好,也难免会混淆每个学生学习到哪一步,而且不同学生入门时间也不尽相同,因此很容易造成一些误差,比如有的学生可能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有些则可能漏掉了一些重要步骤,有些则可能错过了某些关键点。此外,由于没有明确规定好的课程,大部分教师都倾向于根据自己的喜好把自己擅长的手法反复讲解给学生,同时忽视或完全不提那些不那么受欢迎的手法。这不仅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自以为得到了一种特殊技能,还更大的问题是让绝大多数的人无法全面掌握咏春剣法,从而使得这一高级武艺连续不断地失落下去,并陷入一种危机状态中。
对于现代化的大规模讲座,我认为需要制定新的、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心智计划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来安排所有技术,并在一定阶段允许教师引导学员们将这些技术从原本严格按次序学习到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它们在实际战斗或演练中自由展现,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错误发生,同时也不会再回到那种机械性的训练模式。我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和思考后终于找到了这样的方法:我建议我们应该首先根据逻辑顺序组织所有动作,然后通过实际应用中的各种情况让这些动作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使之超越单纯机械执行,从此摆脱束缚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表达。这就是我的理论基础——"程序制定"!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7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4
20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