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功秘籍口诀:猫形步的练法与物品相遇
在一些习练太极拳的爱好者看来,书中提到的“迈步如猫行”仅是形容词,用以描述练拳时的轻灵和稳健。然而,传统太极拳中确实有猫形步的单独练习,其详尽细致的介绍却鲜见于书籍和杂志。
我们日常走路时,通常是先用前脚去地,再用后脚撑起。但“迈步如猫行”就不能这么做。名家郝少如先生曾说:“不许后脚用力,要让前脚站稳了,然后慢慢移动后脚,而且当后脚置于前时,在重心未移过去之前,还要能轻松地将其抽回来。”恩师林墨根先生也曾教导我:“太极拳中的猫形步体现的是腰胯带动四肢虚实运动,要下苦功把它练到位,即便辛苦,也能增强腰腿的松弹沉稳之劲。”
猫走路时,是提起一条腿,让三条腿支撑,而人则不同,只提起一条腿,让另一条支撑全身重量,同时要注意平衡与协调,并且要“刻刻留心在腰间”,这样慢行更难了。太极拳的一举手,一投足,都由腰胯带领,猫形步与腰胯关系非常密切。如果作为追求太极拳技击艺术的人,不练好腰腿功夫,就会因为基础不扎实而限制自己的技术水平。
猫形步分为两种:一种是慢练法,一种是快练法。一般来说,要先学好慢练法,当熟悉之后再学习快練。在这里,我将介绍一下猫形步慢練法的训练过程和要求:
首先,从右弓步开始,将左脚放低并固定位置,同时放松会阴穴(向前)以及右边腰胯,并向上方看。当右腿髋关节、膝关节及足底涌泉穴都放松下来,将右脚跟外翻45度,使其贴地沉实,与身体保持协调,然后逐渐转动整个身体至左足离地为止。
接着,将左肩放松,此时应感到右脚更加稳固。然后,再次放松腹股沟(小腹左右两侧),同时转动整个身体至左足涌泉穴离地为止。
接下来,将右臀部垂落并收敛,而左臀部略微向前倾斜,同时让左膝盖稍微往前的同时 松开。此时只剩下左趾点触地面。
最后,以轻柔自然的情绪徐徐推出左足,同时想象自己站在深渊边缘,把体重从假想地点吸引至丹田气海处再落回到新踏出的地方,让旧踏出的双足由实变虚而新踏出的双足由虚变实。一旦达到状态,就可以将整个人物立正姿势,每个部分都必须保持平衡,对每一个角度都有所准备,但内心却像弓一样紧张而又透露出一种非正式非正式感。这就是典型的一个静态防御姿势,它既表现在外貌上,又蕴含着内在力量和灵活性,这使得任何方向上的攻击都是可能被抵挡住或反制过来的机会。
当熟悉了这种缓速走样的方式,你就可以尝试快速版了。在这基础上简化一些具体操作,比如减少对某些特定区域压力的使用,更注重内部气流运作来驱使你的背部肌肉,因此感觉起来有些不同,那么你迈出的一只脚应该伴随着对应背部区域力量弹跳出来。此点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快速版比缓速版更加精妙,它讲究的是对于空气中的腾挪能力,以及预备启动运动之间那段几乎不可察觉但实际存在的瞬间停顿——这就是快速版最核心的心理状态。而为了表现出那种捕猎狡猿般迅捷敏捷的情景,这正是我追求提升自身技艺水平所必需达到的境界之一。
2025-04-06
2025-04-13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