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竞赛套路全书》提到,太极拳动作如同“等速运动”,由等距的点组成,形成虚线状。然而,这些点不仅要在动作中出现,还要被精准掌握和应用。从外观上看,太极弧形走的是一条连续的线,但实际上是由不断重复的、不间断的点构成。这些点包括起始和结束位置,以及每个动作中的关键定位,它们顺序错落有致地连接起来,没有真正开始也没有真正结束。
这正是因为这些点的组合才使得弧形呈现出既有章法又无懈可击的特征。在执行太极拳时,我们特别强调不能多做,也不能少做,更不能随意行动。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将每一个动势都确实落实在“点”上,不多也不少,更不会偏离任何一个“点”。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姿态保持完整而稳固,让身躯放松舒展,如同满月一般。
在进行每一种手势时,如果不明了这些“点”的重要性,那么即便是最基本的一式一手,也无法达到纯粹与正确。如果说以寻找空间中的某一点作为攻防思维,那么这种想法就体现在寻求某种空间上的攻击或防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拳打无人似有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对空间某一点的选择来表达攻防之间的心理活动,从量变到质变,都必须依靠这些“点”来确保我们的动作准确且合理。
内在深处,完成这一系列弧形运动背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传递力量并表现出一种意境或神韵。在力量积累期间,由于意念作用,我们必然引发内气和内力循环汇聚为劲力的中心所在地——劲点。劲力运行,每一次从此处到彼处,又会经过敏感之处和经穴之地,这些都是太极弧形所激活的内部弧形节点。
因此,在进行任何手势时,“节节贯穿”的概念,就意味着以这些小小之物为序,以它们相互接触传递力量,以达到攻守兼备以及健身效果。而练习者想要达到一定境界,就需要让身体与精神融合成为一体,从严格意义讲,这种融合其实质,就是把外部空间中的那些“点”与内部循环产生的小小节点两者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威严。当我们说:“挨着何处何处击。”这说明当任意一点,与太极弧形上的所有其他节点相互重叠,便能形成一种弹性的单独存在,而这样的状态可以随时爆发出巨大的力量,无论向何方都毫无敌手。
为了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即实现内外完全同步,只有要求这两个地方相互融合,即两者的结合。此刻,我在实践中发现,在追求完美圆润的一气流转以及整体完整性方面,有两大好处:首先,使得整体拳势更加浑圆;其次,使得内气及内力的循行更加自然流畅,同时促进经络穴位得到充分刺激。
《杨禹廷太极拳系列秘要集锦》通过玉女穿梭左式右式的手法详细解释了如何利用太極運動引导內氣循經通絡的情况。在這個例子裡,由於內氣從右足涌泉穴開始運行,並經過督脈,上升至左手中指中冲穴,然后再通過任脈下降返回右足涌泉穴,這樣完成了一次周天運行共計40余個腧點,被列為經過各腧點並與他們進行連續交替動作,以達到「氣血」流轉、衝擊經脈、遍布全身健康效益。此舉透過對空間點與各腧點結合來實現一個連續、一氣化身、一體化靈魂的人體機制,其結果是在練習時能夠獲得最佳健身效果。
总结来说,对于理解和掌握太極運動尤其是它們當中的‘’點'’至关重要,因为這些‘’點''代表著動態平衡與靜態穩定的基礎。如果我們能够将这个原则付诸实践,并坚持下去,则初学者能够更快进入门径,将功夫练得更深入更精湛。而对于已经熟悉此原则的人来说,他们也会逐渐发现自己的技能日趋增强,最终达到最高水平。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