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风和日丽的1969年秋天,我被安排到照丕老师家隔壁的生产队饲养室喂养牲畜。那个时代的人们可能会好奇,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出身不好,怎么会担当起喂养动物的工作?然而,当时的生产队长陈振山不仅人品端正、心地善良,他还是我的族叔。在他看来,照丕老师已是八十高龄,无人照顾,他为了让我能承担起照顾三个老人的重任,同时也能赚取工分以供自己吃饭,便将我送到这里。
一天清晨,当我正在忙碌时,照丕老师兴奋得几乎跳起来。他拿着报纸,一蹦一跺地跑向了饲养室。那远距离传来的喊声“雷!雷!”让人印象深刻。我立即停止了手中的工作,以为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发生,但当我看到老头子的激动与高兴,我便放下了疑虑。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毛主席关于打太极拳的问题上给予了新的指示。
报纸上的文字显示:“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跑步、爬山、游泳、打太极拳。”这句话如同晴空霹雳,让人们的心灵震撼。老头子双手颤抖,不禁感慨万千地说:“你们从此可以去我那里练拳啦!不仅如此,我还要把我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整理出来,让更多的人受益。”
于是,我们纷纷前往照丕老师家,那里的气氛既充满期待又带有几分忐忑。当晚,我们聚集在一起,听着老头子讲述技术和理论,一直持续到了半夜。这段时间里,每个人都浸入其中,没有一个人感到厌烦,而是全神贯注地聆听和学习。
随着时间推移,大冷冬季节渐至,也有人开始减少,最终只有我一人留下来继续练习。我每次进门,都能听到老头子的笑声,他总是在等待我们的归来。一天早晨,当我醒来后发现自己成了唯一的一位练习者时,我决定再次前去探望。
第二天清晨,我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却意外地收到了惊喜。当打开房门的时候,就被温暖而充满诗意的话语所吸引:“昨晚,在床上迷迷糊糊睡着之后,被寒冷唤醒,只剩下孤独的一个人。但是我没有放弃,还坚持练了一遍太极拳和剑法。在那片寒冷中,有一种热流涌现,从身体散发开来。而内心那种欢笑,那种诗意,就是这首诗:
大梦谁先觉,武场人独眠;
樵楼三鼓响,练剑斩寒光;
汗流如春雨,冬天变伏天;
猜透太极妙,比似活神仙!
”这个瞬间,如同时间凝固般永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无限希望与对过去成就无比自豪,而那些字句,则像是冥冥之中传递过来的智慧,是我们这些弟子难以忘怀的一课。
尽管没有直接责备或批评,但在这种沉默背后的信息,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我将这份情感转达给师兄弟们,他们也因此更加坚定了继续修炼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