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派和谐之声在社会的旋律中演绎

梦境新疆,盛世西域

天山武术文化主要流传在新疆境内的各地师、州以及乌鲁木齐各地区,深深根植于数千年文化。乌鲁木齐位于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也是全疆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南北疆交通的枢纽。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得道后游历人间,发誓要普度众生。在宋末年间,他收王重阳为徒,并授其道法。王重阳终南山创立全真派,并收七位弟子,被称为“全真七子”。其中之一的是丘处机,他率领弟子西行,一路前行,最终来到阴山一带,在此传道并留下。这个地方就被命名为“天池”。

杨继明系北宋杨家将族亲,为避战乱而来到博格达峰一带,与丘处机习练丹道周天功、剑术以及炼丹制药之法。他与隐居天山之神霄派王文卿之徒萨守坚真君同修参悟,便于南宋光宗赵绍熙元年一起创派并制规,因地而名为“天山派”。

历代相承薪火传承

第一代传人渡烟神君,以心法融汇了神霄派和杨氏家传之武功。她以内养心神外练身形,以外补内讲求“天人合一”。第二代铁肩道长乃渡烟神君孤独氏之徒,又号称“八臂神猿”,第三代张志平则从师于华山派郝大通真人后入门。

日红神君阿姆姑因西域遭难而遇担风道长救助,并收其为徒,她以维吾尔族习俗头戴红巾得名“飞红巾”,她定居托木尔山区;四川岷山派门人赤城子游历西域加盟天山派,与日郎道长定居博格达峰分两高峰授徒,使得二宗分开。直至第十六代化音道长掌门才告合并。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掌门人的名字都记录着他们对武学艺术追求不懈的心血,他们用汗水浇灌这片土地,用智慧点燃这份信念。而今天,我们依然能听到那和谐的声音,那是来自古老江湖的一种回响,它穿越时空,将我们连接到了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那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荣的地方,那是一个精神与肉体交织在一起的地方,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好听公会"—— 天 山 派。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