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背拳练法之“纵壑”,即在手臂和身躯之间流动的气血,仿佛充盈至极点,然后突然收缩至空无一物。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外形上,也体现在内力上的扩张与收敛。在执行这八种基本身法时,我们需要注意气血的流转,而不是简单地依赖肌肉力量。
当我们操练通背拳时,我们应当避免使用拙劣的力量,而是要在虚弱中寻求实质,在柔软中寻找刚劲,在曲折中追求直线,在缓慢中寻求速度,让一切顺其自然而行。我们应该避免打断自己的内力,并且不要依赖于拙劣的力量来挥拳,同时也要要求内力的延续。
练习通背拳并不意味着只重视招式本身,而是在于通过五行的连贯训练来培养出真正有力的内力,这被称为“空化力”。正如古代武林中的高手所言,不懂得如何运用空化力,那么就难以成为一名顶尖武者。而只有当你能够掌握这一点,你才能在战斗中随心所欲地发挥你的招式。
五行通背拳强调的是,所有力量都来源于脊椎,即主宰、精妙和释放都来自脊椎。这意味着在日常操练时,要将脊椎作为控制手臂运动的核心;同时,手臂也是支撑脊椎移动的手段,所以两者相辅相成。当你能够使得整个身体内部与外部协调一致,使得气血与力量融为一体,便能达到三关完全畅通——从肩膀到肘部,再到腕关节,从那里传递至手指,每一个关节都没有阻碍,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地将潜藏在指尖处的一丝丝威猛释放出来。
左右双侧应保持统一性,无论是回旋还是反击,都应以大质量和加速进行,以此增强前方攻击的手感并提升速度。此外,还需锻炼出各种抓取、刨挖、掳起等技巧,以提高动作灵活性和效率。在使用手臂的时候,要确保它们始终保持连续性的活动,没有间隙。
关于五行通背拳中的“天籁法”,它是一种超乎想象的手法,是一种既迅疾又无声无息的手势,就像电光一样闪现而去。原则上,当我们进行日常训练时,我们应当养成一种习惯,即发出的每一次攻击都不再返回,而是直接继续下一个动作。如果遇到敌人交战,我们则会采取翻滚技巧,将自己变成像蛇一般穿梭其中,不停歇地钻入缝隙,用绕绕不绝的方式缠住对手。这就是我们的防御策略,它不依靠硬碰硬,而是利用机智和灵活性来迎接挑战。
2025-01-10
2025-01-11
2025-01-14
2025-01-11
2025-01-14
2025-01-10
2025-01-15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