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竞赛套路全书》提到,太极拳动作如同“等速运动”,由等距的点组成,形成虚线状。这种缓慢均匀的弧形运动,以点为序,但其目的不仅在于遵循这些点,还要确保每个动作都落实到这些点上。外观上,它们走的是线,但实际上是连续不断的点,从起始和落点到不断延续的定位点,不断地顺逆往复,环环相扣,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太极拳要求动作既不能多做,也不能少做,更不能随意做,只有这样,每一动势才能准确落在“点”上。这意味着既不会多出一个“点”,也不会少出一个“点”,更不会离开任何一个“点”。只有这样,可以使得整个弧形保持完整、均衡,没有遗漏或过度的地方。而每一瞬间,都必须明了这弧形中的每个“ 点”。
此外,这些箭头还以它们作为着力之处,来体现一种攻防含义。例如,“拳打无人似有人”的感觉,就是寻找空间中某个特定的“ 点”作为某种攻防想象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都需要通过这些小小的精确操作。
从内在角度看,当完成了一次弧形时,它最重要的目标是输送劲源和劲力,以展示一种意境和神韵。在积蓄劲力的过程中,在意念引导下,将必然激发内气和内劲流转汇聚成劲。我认为,这些都是太极弧形所引发的小、小、小心脏般的心脏般循环。
因此,在进行太极拳时,要练出境界,就必须让身体与精神达到完美结合,即内外合一。这其实就是两个不同的空间(外部)与时间(内部)的交汇——两者成为唯一。但这并不是简单地将两个世界融合,而是一种更深层次上的理解。当你的手指触及对方,那就是两者的融合,你可以用它攻击或防御,无论何时都会非常强大。
练习太极拳取得效果,并且达到内外相互协调,就必须要求这两个世界彼此融合,即两者成为一体。我个人觉得,在追求这一目标时,有至少两种方法。一是能使整个姿势圆滑自然,使力量完整;二是在身体内部运行,让气息、力量沿着经络穿梭,对身体各处穴位产生影响。
根据古老武学教诲:“其根在脚,其发于腿,其主宰于腰,其形式于手指。” “缠绕运动,劲贯四梢。” 力源与力量传递,从脚开始,然后是腿,再至腰,然后肩膀肘关节再至手指。当它们经过三节关节而通达九窍的时候,这里就有了气息、力量不停流转。在学习套路的时候,我们需要保证力量顺畅且完整,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接触足尖带来的斜向推移,以及腰部旋转驱使双臂形成横向加竖向同时存在的力量:同时,一股来自丹田之力的气息流经三条经脉抵达双手劳宫穴以及双足涌泉穴,使得四端完全充满了活力,而整体则呈现一种捋握掌心之感受,这正是我们期望得到的一种秘密功效。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