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杨式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和风格
杨式太极拳为内家拳,其特点概括为“圆”——动作走弧线,处处含圈;“连”——势势衔接,连绵不断;“慢”—练功以慢为主,呼吸自然;“内”—内练精气神为主;“柔”—以柔克刚,借力发人。其拳势柔和缓慢、虚实分明、圆活连贯、上下相随、精神贯注、外柔内刚、刚柔相济、中正安舒、大方舒展。
二、杨式太极拳练习的基本方法
(一)基本手型与手法
手型与手法。在练习太极拳时,在手眼身法步的要求中把手放在第一位,说明了它的重要性。现分别介绍如下:
(1)拳:四指卷屈握拢,拇指扣压于食指和中指第二关节上,拳面要平,不易握得太紧,有着独特的心理状态。
(2)掌:五指自然舒展,掌心微含,如同虎口呈弧型。掌易微伸,用力不宜过猛,或许微屈,以保持弹性。
手法动作说明。
(1)内旋:拇指向心方向旋转,如同水流般顺畅无阻。
(2)外旋:拇指向背方向旋转,如同云朵在天空中飘荡而散开。
缠绕的手臂自然运转,同时在空间形成一个优美的弧形。
(二)基本步型与腿法
步型:
a. 弓步:两脚前后分开站立,一腿前蹲,一腿后微屈前蹬,全脚着地,大约横向距离10—30厘米,可根据体能调整间距。
b. 顺弓步: 两脚横向距离大约10—15厘米,是一种非常有助于提高协调性的训练方式。
c. 拗弓步: 两脚横向距离可在15—30厘米之间,是一种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增强灵活性的基础姿态。
d. 虚步: 两腿半蹲,全脚踏实,上下膝部略有差异,但均需保持平衡感。
e. 仆步: 一腿全蹲另一腿伸直,与肩并齐或略低于肩高,小腿及足尖尽量收紧至身体侧面靠近大腿内部边缘,从而形成一种静止之态。
f.丁步: 一条腿稍提起,而另一条则半跪或坐在地面上,由此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
g.. 独立步: 一条leg完全站立,而另一leg则从地面抬起至膝盖以上,以维持平衡。此姿势适合各个年龄层次进行力量和耐力的提升训练,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整体肌肉群及骨骼系统的功能性能力。
h.. 腿法主要包括分裂踢击拍打摆放踩踏等多种不同的操作技巧,这些动作都是通过对抗自己的重力来达到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综合测试,它们也是培养良好机敏度和控制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每一次移动都应像是在做深入探索一般,要找到最佳位置,让每一步都显得如此自如,无懈可击。这需要大量时间去磨砺你的意志,使你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体系所蕴含的情感表达方式,即使是最细微的情绪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你的表现形式,你必须学会如何将这些情绪融入到你的舞台行为当中,这是艺术品质的一部分,也是这个古老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你必须学习如何成为你自己,你必须让世界认识你真正是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持续不断地挑战自己挑战世界的问题,但这正是我们为什么热爱这个游戏,因为它教会我们很多关于生活的事情,它教会我们关于勇气的事情,它教会我们关于坚持不懈的事情,我们还可以学到的还有许多其他事情,比如什么时候停止追求完美,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地享受旅程本身,而不是只是为了目的而奔波。如果你愿意,那么请继续寻找更多信息,因为这才刚开始哦!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