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武术中,太极拳是一种独特的内家拳种,它融合了道家哲学、养生与技击等多方面的精髓。以“柔”为体,以“柔”为用,主张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这是太极拳的一大特色。然而,不论是传统套路还是新编套路,只要违反了这一原则,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太极拳。
前辈们特别强调,松柔是太极拳的灵魂,其用意是在学习和练习时,让我们始终注意不断追求高度的松柔。这一点可以从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立清老师身上看到。当年,我有幸见证他在北京第二届世界太極拳大会期间对松柔特点及其表露于四肢末梢的手法解释。他伸出右手,说:“你们谁摸摸我这手?”我轻轻搭上他的手面,感到好软好滑,如同触摸到一块飘动的锦绸。这种感觉是我第一次体验到的。
演练太极时,以松柔为重点至关重要,但切不可仅仅注重身体各部位的舒展,而应注意肢体运动轨迹的圆活、顺畅,把握好虚实转换之机。在沉稳匀细、细腻圆活、轻灵活转之间寻找平衡,这正是修炼高级内劲所必需的一环。
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往往习惯了外家的硬力和刚劲,因此难以放下拙力和僵劲。这需要长期而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到松柔,并逐渐适应并训练。如果不改变这些习惯,那么想要达到最高水平就显得遥不可及。
在工作学习或运动中,我们的心神都处于紧张状态。而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虽然有一定的放松,但是总是不够多,不够持续,要想达到真正的大量放松,就必须通过长时间锻炼来培养这种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慢慢进入那种舒缓自然、高度 松开状态,从而去除那些拙力与僵劲,最终达到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内外通顺,无间无断、流畅如水的地步。
冯志强先生曾讲过,“由松沉入手求柔顺,是初习太極拳去掉僵劲进入柔顺阶段,是培养太極內勁鍛煉中的關鍵與方法。”这里面的“软”,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软弱,而是一种既有弹性又不会受伤害的心态;“韧”,则是指一种能够承受压力的坚韧不拔。但这两者的结合,却让人感觉到了无比温暖和力量,让人心旷神怡,对抗着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在陈式混元 太極 拳中,对于“松沉”的操作也有详尽指导,他说:“操作在心,心想放 松,则全身内外无不放 松;心想 松开,则筋肉骨节无不 松 开。”这个过程,就是将意念带入每一个细胞,每一个肌肉,每一个关节,使它们都能随意活动而不会产生任何阻碍,从而形成一种完整且连贯的人体系统,这就是真实意义上的健康与强健。
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努力做到事事如此,用整体力代替局部力,用软弹力的方式解决问题,用一丝不苟的心态处理一切事情。这样久而久之,不仅能减少疲劳,还能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充满艺术感染,为周围的人带来正面的影响,使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因为你已经成为了一名真正掌握了"Matt Jiao Ru" 的高级修行者!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