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当山的赵堡太极拳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练功法则,那就是“不要用意”。这种不用意的状态能够帮助拳者实现自然松弛,这正是“耍拳”公式的核心。通过不断地实践和修炼,赵堡太师能够轻松地走出一副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上的模样,这种柔顺和自然是内家拳中的至高境界。
形意拳中有句名言:“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这句话体现了内家拳对练功的心法,即练到一种忘我状态,从而达到真正的“真意”。这个“真意”不是通过刻 意为之所得,而是在完全放松,不再有意识的时候自发产生。这是一种高级内劲,是武学中的最高境界。
太极拳中的内劲也是源于这种不用意、不发劲的状态。当人为地去追求时往往难以显现。它是一种感而遂通、不觅自得的内劲,就如同道教中的丹田运转,只有静心排除杂念,才能感受到生命本能。
因此,练习太极拳要极其松弛、轻灵自然、中正平圆,不用力也不要用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无为”的境界。“无为”就是自然,就是道。只有像孩子一样天真无为,没有任何目的或者意识才能够调动自己的内气,使其变成动力,也就是先天状态下的自我主宰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因为自身发动而知觉,这就是“无为”的道理,是武学的一大秘密。
兆元宗师首创了“耍拳”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模仿儿童玩耍,并且保持轻灵、松柔、中正,不使用任何意识。看似简单,但却是学习者必需掌握的一门技术,让自己融入大自然,以此达到忘我的境界,然后逐步进入更高层次——即达到了《道德经》所说的那一层次——从生到死,从活到死,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转化与变化,“生”与“灭”,这是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一个例证,也是太极理论的一个关键点。
当一个人练习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就会进入一个叫做“我行吾素”的阶段,即超越个人欲望与执着,与宇宙之间形成了一种完美统一。这也是我们宗师提出的三条原则以及不使用任何意识训练身体的手法基础。而只有亲身实践并深刻理解这些原则,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什么叫做"我行吾素"也就意味着我们的身体已经被高度训练,以至于可以自由挥洒我们的精华力量,而这又恰好符合古老传说中的"神通广大"。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18
2025-02-05
2025-01-27
2025-01-18
2025-01-31
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