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面前,我们往往漠然置之,仿佛自己熟知的事物本该如此而无需深究。然而,试想一个拳种的源起为何以一种昆虫——螳螂冠名?面对这样简单的问题,恐怕我们很难一下子给出明确的答案。如果仅以此拳源,出手模仿螳螂捕蝉来解释,也难以完全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螳螂拳的产生尽管有其偶然性,但其必然与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保持着无法割舍的密切联系。只有抓住螳螂拳产生的文化基础,我们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它、理解它、研究它和表现它。不然,我们将怎样像螳螂之形取醉,它之意呢?
在古汉语中,“蟷”、“曩”或“蠓娘”都是指现代生物学上的“绿蚁”,全身绿色或土黄色,有三角形头部,以触角捕食著称于世。此类昆虫属于肉食性,食量广泛且凶猛,不畏强敌,这些特质让人联想到它们勇敢无畏的一面。
除了这些普通名称外,“蟷娘”还有许多别名,如西汉时期杨雄《方言》中的“髦”、“盯”、“芊芊”,晋代郭璞注云:“沛鲁以南谓之蟷曩,三河之域谓之蟷娘”。这表明不同的地域和时代,对同一生物有不同的命名习惯。
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中提到:“一名析父。”这意味着人们早已认识到了这种昆虫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而这种昆虫又被称为“敷常”、“莫貌”、“刀娘”,小小的一个昆虫,却有如此多样的称呼,这不禁让人怀疑它们是否真的只是平凡无奇?
宋代罗愿《尔雅翼·释虫二》中提到的“天马”,则是另一种赞美这个昆虫的地方。这不仅因为他们灵活敏捷,而且还因为他们能用那两只长臂如斧一般挡开车轮,无论是哪个朝代的人们,都对这样的勇气表示了敬佩。
最终,这种昆虫为什么会被统称为“蟷”的原因,在于它们坚韧不拔和勇敢无畏的品质。在春秋战国时期,一则传说就流传至今,那是一个齐庄公当时避开了一只举臂欲搏其轮的大型甲壳类动物,因为御者告诉他这是所谓的“蟷蜒”。齐庄公听后感慨地说:“此为人也;必为天下勇武矣!”
因此,当我们谈论到那些经历过生死考验之后依旧能够屹立起来的人时,他们便成为了英雄。当我们再次回顾那个关于胆大包天却又令人叹息的小故事——一个坚持到底但最终失败了的小人物,那么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英雄主义。而正是在这一点上,用六个字来总结这整个过程:
螳臂当车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