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门拳:揭秘武林绝学中的精妙之道
余门拳,是一门融合南北两派、内外两家风格独特的高级武术。它以攻为主,注重快速连续的打击技巧,追求“角度、速度、力度”三维一体的挤压技术标准,以迅猛无比、一招百胜为攻击哲学。
在练习中,余门拳强调“五到”、“七锋”的内外结合和运动力学原理。通过不断地练拳和练功,传统武术的攻防技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五到”指的是身手足眼心五个部分协调统一,“身到、手到、足到、眼到、心到的技术标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流星般飞快的手脚动作和电光般迅速的大眼睛观察能力,以及腰部如蛇一般灵活曲折和腿部如钻石穿透坚硬物质一样坚韧不拔。“七锋”则是发挥头肩肘手胯膝足等七大关节共同完成攻击与防御技巧。
余门拳在距离控制上也有独到的表现,它分三种距离进行进攻,一是远距离使用拳腿;二是中距离采用肘膝;三是近距离运用头肩胯。这不仅展现了“七锋齐施”的全面战斗能力,也充分展示了传统武术艺术上的高超技艺。
此外,余门拳还融合了儒道思想中的虚实明暗阴阳消长生克制化之理,使其蕴含深厚博大精深。在实战中,它集打靶教于一体,是中国传统武术流传至今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从1918年起,在成都青羊宫擂台赛事中名声鹊起。当时掌门人余发斋及其子余鼎山击败众多对手,不仅赢得了蜀中的赞誉,还受聘成为国术教官。此后,在1920年的黉学巷打擂比赛以及1925年的百日擂台赛中,都有余門師傅荣获冠军,并且受到广泛认可。在1932年举办的春季国术观摩赛上,刘梓明更是在1000多人的单循环擂台赛中夺冠,并获得市长潘文华赠予金章,这些成就使得他成为当代英雄人物。而在1933年的第二次全国国考上,又有几位师傅荣获金奖,与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合影留念,这些经历都证明了余門徒弟们在武林界的地位与影响力。
2025-01-05
2025-01-07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7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