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波士顿大学攻读博士期间,我,萧淳元,一位花莲人,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武术拳法的探索。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感到身体力衰、心力日拙,因此寻求一种能够修身养性、祛病健体的方式。这时,我听闻到太极拳的好处,便投入其中,并幸运地遇到了波士顿中高级太极大师朱振舜和朱国宏父子,他们在当地传授了40多年的太极拳。
经过两年的学习,我不仅恢复了体力的同时,也结下了一份难以忘怀的情缘。我回到台湾后,担任高雄应用科技大学教授,但发现当地练习的一些太极拳与我在美学过的是不同,因此很是失望。为了弥补这一差距,我通过邮件联系我的老师朱国宏先生,并请他推荐一个水平高的太极老师。在他的引荐下,我得知广西南宁有名教师刘习文先生,是杨少侯(张虎臣)门下的重要人物。
2010年7月11日,当我首次踏上南宁土地时,便被刘先生温文尔雅所吸引。他虽然65岁才开始学习电脑,但却熟练掌握五笔打字,并且在网上发表文章,这让我惊叹不已。此外,他还正在某驾校学习开车,这让我对他的能力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敬意。
初次拜访刘先生时,他邀请我试手,我们便在宽敞客厅中进行推手比赛。我发现自己无法找到有效的手法,只能跟随着他的腰部轻微转动和手臂曲伸开合。这种感觉就像是空气中的力量,让人无从下手。这一系列动作让人仿佛是在水上踩葫芦或是像醉汉般东倒西歪,同时保持平衡,而刘先生则镇静如故,就像戏演儿童一般。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杨氏太极拳技艺及哲理之博大精深。我决定留下来学艺,不仅因为他对我的收徒态度,还因为他家人的亲切待客,使游子不再思乡。在那段时间里,每天早晨我们会去青秀公园练习形意发劲,以达到形正气顺、气顺神宁;下午则是在师傅住所进行推手训练,以避实就虚、得机得势;晚上则是在民族广场与同门师兄弟揉手摸劲,以皮肤触觉辨别对方劲力方向和速度等。
三次来南宁后,我的感受更加深刻。我明白了杨氏太極拳是一种慢練快用的典型形式,它既可以養生健體,又能防衛擊人。它包含三種主要架式:練架、中架、大架,而劉師傳授給我的則是這三個架式中的兩個,即「功架」和「小式」,這兩者都是非常難學而且實用性的。
總結來說,這段經歷讓我對於中國傳統武術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並對劉師傳承下的楊少侯→張虎臣系統產生了無比敬佩與愛戴。此後,在台灣也開始將這些技巧融入自己的生活中,用以修身養性,並為未來繼續研究提供更多靈感與動力。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