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汉拳的历史与传承
佛汉拳,又称“暗藏门”,源自如来、达摩和罗汉的创作,是少林寺内的一种秘密武术。它以其清晰的拳理、突出的特点、丰富的内容,成为中华武术中的瑰宝。
据史料记载,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敌入侵,我国生灵涂炭。为了抵抗外敌侵略,少林寺高僧徐修文将佛汉拳这一秘技传入民间,并在大名府杜兴集(今山东省东明县马头镇贾庄村)开设学馆,从此佛汉拳在东明广为流传。
佛汉拳讲究“出手站当阳”,步法则属九宫,“手不离肘,不离肋”等多种技巧,其擒拿捕捉为首,以贴身靠打及“铁爪功”等奇招著称,对抗性强。它具有实战为宗旨,以对抗为主,因此具有较强科学性、技击性及综合性。此外,它还具有养身健身之效,便于老少皆可习练,但需历久磨练方能洞悉其中奥妙。
近年来,在国家发掘传统武术文化工作开展之后,东明六世佛汉拳积极努力,最终在2011年成功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一系列国内外知名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为这门古老武术增添了新的光彩。此举也激励了李义军和众师兄弟计划建立一座佛汉拳传承基地,将祖上传下的绝艺发扬光大,并争取将其永久保存下来。在筹建过程中,该基地正不断吸引更多爱好者前来学习和了解这门珍贵的武术艺术。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5
2025-03-08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