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拳,源自昆仑派的内家拳术,以“干枝五势落地梅花桩”为全称,又称梅花桩、梅花桩拳或简称“梅拳”,深植于道教传统中。据说,这门古老武技由云盘老祖创造,在西域天盘云城的清净宫悬银殿中流传至今。作为中国四大古老拳种之一,梅花拳已跨越百代传承,承载着先知先觉之意,其名称寓意冬未尽、春未至之时开放。
此门讲究外柔内刚、形神合一;动作舒展大方,刚柔相济,不仅动静有致,还需徐疾有节。在形式与实战之间巧妙平衡,无论是形态还是精神,都蕴含独特风格。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初期,但直到明末才逐渐崭露头角,而在清朝达到鼎盛,被视为秘密传授的一门古朴而神秘的武术。
梅花拳以文武并重著称,其步法奇巧瞬息万变,如同脚随手出、步里藏拳,让人难以捉摸。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它形成了一套严谨训练系统和独特练功方法,使其在各个门派中脱颖而出,有着自己独特风格和技击手法。
其中,“梅花桩”是一种内家拳,以内外兼修著名,它要求练习者既要外部修炼形象,也要内部修炼气息,以达到形气合一。这就像俗语中的“筋骨皮”,通过不断演练,可以使身体强健如同养成“外丹”,再通过心与意合、一气贯串,即可达成更高境界——“内丹”。
由于历史悠久,这门武学积累了丰富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精湛的打斗技巧,一是灵活多变的器械运用。此外,还包括其他一些锻炼方法。在打斗技巧上,基本架子叫做“干枝五势梅花桩”,简称为“架子”。这是所有练习者的终身学习目标,是融会贯通体魄和精神力的根本所在。
除了精妙绝伦的三板招式(即三个关键招式),还特别注重身法与步法。在交手搏击时,更推崇一种特殊步伐——八方步,或名交手认路战巧法,亦被俗众呼喊为导虚之法。这八方步又分三种:“小八方”、“中八方”、“大八方”,每一种都有其特色,在实际战斗中可以随机应变,无定型无固定的位置,只需根据情况变化进行适应,从容不迫地应对敌人。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