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中,拳法的运作如同阴阳交织,展现出太极的精髓。开合是太极运作中的普遍形式,每个招式和技巧都必须包含开合。《杨澄甫式太极拳》中说:“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我们可以通过“十三势”的例子来理解这一点,其中掤、按、挤、挒、靠和进属于主要倾向上的开,而捋、採、肘和退则属于合。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开合不能绝对分离,因为在每一个动作中,都有着前后相连的关系。
著名拳家魏树人先生提倡,在太极运动中,阴面约占51%,阳面约占49%,以阴为主,以阳辅之,使得阴阳相济得以体现。而李品银先生则主张“后先于前,后大于前,后松于前”,这也是落实阴阳原理的一种方法。
训练时,我们需要关注心意的开合,它是训练的基础,没有心意的开放与闭合,就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意气的运用也是重要的一环,它指引并拨动气,从而完成手段与目的之间的结合。在呼吸方面,也需要通过意引来进行呼出废气并吸入新鲜空气,这样才能达到内外气平衡。
气血在身体中的流动也非常关键,它们在内劲运行中的互补作用决定了整个练习过程。如果没有感受到气血在身体内流转,那么就说明还没有真正地进入到太极拳这个领域。此外,还有身形上的开放与收敛,以及谷道与食道以及其他穴位等部位的开放与关闭,这些都是实现全身健康及调节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手段。
最后,在实践八种不同的开合时,我们应该遵循五个基本原则:适度地保持开放和关闭;确保每一部分都能够自由伸展或收缩;理解即使是最细微的小变化,也会影响整体;保持一切活动之间紧密联系;无论何时何地,一切动静皆应自然而然,不强迫不勉强。这就是中国功夫中表达出的深刻哲学思想。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