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之时,中国武术界将中国宝贵的“太极拳”艺术演绎成“太极”的副本,并以“太极文化”形式,将这两者的真正含义和内涵混淆起来,称其为“中国太极功夫”。自古至今,从未有过所谓的“太极功夫”,只有真实的“中国太极拳”。现在,即使是身处中华大地上的我们,也难以准确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太极拳,这也就不奇怪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如何会认可我们的国家武术进入奥运会。
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太极拳”与“太精”虽然在字面上相似,但它们之间蕴含的情感、意义却截然不同。普通百姓往往难以分辨这些微妙之别。众所周知,汉语表达严谨规范,不容许半点马虎,就连全国性的春晚都允许国人直言批评那些读错了字或表达意思错误的地方,此举受到了全民的一致支持与赞赏。但为什么在武术界多年来,将“太極拳”与“天地”的概念混为一谈,没有得到纠正,更改,而且淡薄了对真正的 太極拳 的理解认识,而把 “天地” 成为了 “天地拳”的专用代名词?
实际上,当它作为名称时,“天地”指的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或物品,是代表一种深远的哲理和思维范畴;但当它作为定语使用,在这个词中,“天地仅仅是衬托‘拳’特性和内涵的一个补充,与‘拳’存在着隶属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说出"天 地 "能与 " 天 地 拳" 并提而论,那简直是不合适。
况且,“天 地 ”作为哲理、学说是一门学问、一种理论,它怎么能替代一个具体技艺中的" 天 地 拳"? 这两个概念、事物本质上是不同的,用这样的方式去混同,更何况用" 天 地 "取代" 天 地 拳"? 这是否有些不妥?
回想起五十年代初期,在号召发展体育增强人民体质的情况下,体委推出了简化版24式,我们通过此举轰轰烈烈推广普及简化版,使得各个门派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前所未有的局面。这促成了武术尤其是简化版与传统版双管齐下的共同发展。
在这个时代,我国武术特别是在打击力方面达到鼎盛时期,却从没有听到或者看到宣传" 天 地 "或者称呼为" 天 地 文化",即使宣传的是打击力也是恰如其分,让人们看得懂,这个时代造就了一大批真才实学的高手。广大爱好者自然而然讲:“我们学习的是 太極 拳。”而从未有人讲我们打的是 太極。
既然历史已经尊重这样无可置疑的事实,为何今天要将" 天 地 "替代' 太極 拼', 而忽视对真正' 太究 拼'挖掘开发弘扬发展呢?
实际上," 首尾 产 物 与 ' 首尾 文 化 '"仅仅是在文字叙述和哲理演绎层面有关,与最终要探讨的问题——关于如何进行正确理解并掌握该运动艺术——相比只是冰山一角。而对于最核心的问题——即探索该运动艺术背后的深刻意境,以及如何让这一运动能够流传百世——则需要更深入浅出的解释以及简单易懂的心得体会。
因此,要让我们的国家 武術 走向世界进入奥运会,还必须依赖于鲜明易见又具备深刻内涵的 真正功夫,一切都应基于清晰易懂且简单直接的话语。不仅要让国人彻底领悟、掌握这一瑰宝,而且还要让世人明白什么才是货真价实 的 中国 武術,这样才能展现出那份独特的大无畏精神、大勇敢气概,让整个民族感到骄傲自豪。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