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堡太极拳的修炼中,师傅展示了“不用意”的精髓,这种状态让人仿佛置身于三尺罗衣轻轻随风飘扬的景象之中。这种自然松弛的方式,就是“耍拳”中的公式,它能够帮助练习者达到内劲打通、任督二脉畅通、丹田运转自如的境界。
形意拳中的名言“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深刻体现了内家拳学中的练功原则。练习者应当追求那个“真意”,即虚无之正觉。在完全放松,不用任何意识的情况下,“真意”才会产生。这是一个高级内劲的体现,而这个过程需要通过不用 意来实现。
太极拳中的内劲也是基于这一基础产生的,它源于“耍拳”的规则,即不用力,不发劲,但却能产生强大的高质内劲。如果过度使用意识去追求,这种内劲就难以显现。这是一种感而遂通、自然流淌的情形,就像道门所提倡的大自然法则。
为了达到真正的境界,练习者必须保持极其松弛和柔软,让动作变得轻灵自然、中正平圆,并且避免使用力气和意识。这样才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无为”境界,即天然纯净、高洁清明。在这种状态下,练习者可以调动自己的内气并发挥自身潜能,而这些都是先天状态下的自我主宰能力表现。
兆元宗师创造出的“耍拳”公式,以儿童般简单与忘我作为特点,其实蕴含着深邃理念——融入大自然,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而最终目标是达成从有为到无为,再回到天人合一的大自然法则。
太极理论认为,从没有到有,又从有转化回没有,是万物生成变化的一贯规律。因此,在修炼至一定程度时,要达到的就是那样的层次,那就是进入到了一个既不是完全存在也不是完全消失,只是不断变化与生长的人生哲学。“无生有”, “有生无”,这便是太极哲学所要探讨的问题,也是在不断寻找平衡与变革之间的人类永恒主题。
2024-12-26
2024-12-29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