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为百善先,人人都知道尽孝好,但不知道该如何尽孝。
晨曦说:尽孝也因人而异,因情而定。
如果您同意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红字关注,谢谢!
一、小孝以养父母之体为念。这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也是常做的事情,
有点好吃的就送给父母,有点好穿的就给父母,有点好住的就给父母,
有点好玩的就带父母去。很多人以为这就是很好的孝顺了。以为父母
岁数大了,好东西都先紧着父母享用,自己不舍得先用。这是不是孝
顺呢?这自然是孝顺,但还不是完美的孝,这是最基本的孝,看过《西
游记》的朋友,记忆深刻的就是多少次唐僧能逃过妖怪的魔爪,多是因
为那些妖怪要尽孝给老妖而错过了机会。妖魔且如此,何况人乎?所以
这些物质方面的孝心,不值得炫耀,都是小孝的范畴。
二、中孝以养父母之心为念,这个境界就要高一点。《规》里有云:
居有常,业无变。《论语·里仁》记载:父母在,不远游,有必有方。这
些都是精神层面的孝顺,让父母心安,不慌乱。把时间和空间都多留些
给父母。在事业和交游方面都给父母以心安。在为人、家庭、生活、事
业上有所作为,让父母安心静养。这是比较高层次的孝顺境界。可这也
不值得炫耀。
三、大孝以养父母之志为念。人要有骨气,要有志气,有志气有骨气就
是有人格尊严,有坚强意志力。让父母也获得尊严是为大孝。假设在日
本侵华的时候,做了汉奸,固然是给父母尽了前两个孝的境界,但却给
父母和祖先蒙受了更大的耻辱,活着没脸面、羞耻,这就是大不孝。相反,
即使马革裹尸,也能让父母亲族扬眉吐气,诸如历朝历代的民族英雄,
各个为人民、为正义事业而前赴后继的人们,比如共和国的创建者们,
有多少都是长期不回家,有甚者更是多少年音信全无,但这些却是大孝。
一个人的生命是容易夺走的,一个民族的生命是不容易夺走的,把个人
的孝融入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层面就是大孝。这样的人的父母就活得有
志气、有骨气,天下人为其子女。这样的父母越活越有精神。人活一张
脸,就是这口气,有时候都能从死神手中挽救疾病的父母生命。有志
气的父母培育有志气的子女,有骨气的子女反馈骨气给父母。让父母越
活越年轻,越活越有活力。这是生命的尊严。
四、至孝以养父母之慧为念。人有了智慧才能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父
母是我们人生的最初导师,我们的很多知识都是从父母处得来,人生有
智慧更容易洞察人生,看清楚,智慧人生才能更从容淡定幸福。可
是知识和智慧要不断的进取和更新乃至于传接。人们常说老小孩,能否
像当初父母耐心教授我们一样,耐心的把智慧以合乎规矩的方式传递给
父母,是一门大智慧和大孝心,反哺之情才更完美。教教父母微信、电
脑等等诸如此类,父母增进了知识,那么跟社会更融洽,多有语言交流,
那么老年痴呆的概率就大大降低。好处几乎说不完。孝没有尽头,希望
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去勾画自己的反哺计划。今你付出的必将回馈到你
本身。
我简单的说完了在家的孝,下面就说说在外的忠。中国古代选择官
吏,曾有一段时间是举孝廉。就是让地方长官把地方上的有孝顺和清廉
之名的人举荐给国家,经过考察后任命为官吏。如果把自己的上司、长
官、领导、师傅比同与在家的父母,你会发现本质没有什么不同。一个
给你自然生命,一个给你职业生命。他们都是对你有付出的。如果你能
按在家的孝心对待外面的领导和组织。相信你会海阔天空。而能做到这
点难。很多人想不通,因为没有血缘的关系,总是想不通。想不通,我
也不说那么多道理,你就慢慢想。实在想不通,那就是再反省自身,用
感恩的心再去反省。还是想不通,就继续慢慢想。一个忠字,难。为什
么圣雄甘地被刺杀,印度和+++都很悲伤和羞愧?就是因为
他忠于人民,忠于善心,忠于国家,忠于正义事业。我们为什么喜欢关
公?忠义!在外,你做到了忠义,即使你的对手都会对你发自内心的尊
重,何况是自己的领导呢?一个有忠诚的心的手下是有绝对价值的,把
有价值的东西损坏,就是悲剧。哪个领导那么喜欢导演悲剧?所以要努
力提升自己的价值,尤其是在领导的心目中,这不丢人,这光明正大,
只要手段光明正大。德才兼备,德在才先。而要让自己的忠有价值
有寄托,就必须要合乎道义。这里我就不多说了,相信人人都懂。
如果您同意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红字关注,谢谢!
作为父母教育孩子应该把“不吼不叫教育孩子”当作一种使命 。一个家庭父母不吼不叫胜过10个好老师 。父母身先士卒,一言一行都是孩子们的榜样,所以父母得以身作则,让孩子通过这面“镜子”而影响孩子们。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十分强大。父母妈妈言传身教讲究的方式方让孩子“不令而行” 。
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给孩子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故,父母也要多读一些教育类书籍,提升素养 。教育孩子不要急于求成,拔苗住长。父母教育孩子要言必信行必果,千万不不要给孩子开“空头支票” 。有一种爱叫作“冷处理” 。换位思考,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孩子的意图 ,站在孩子的立场体会孩子的感受 ,对于孩子的感受,一定要及时做出回应 ,了解孩子的感受,不妨替孩子说出来 。
做一个有幽默感的父母,善于用肢体语言与孩子沟通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与孩子交流时应当少说多听 。父母应该是孩子最信赖的好朋友 。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 ,你接纳了孩子的感受,孩子才会接受你的建议 ,孩子有了好感受,才能有好行为 。与孩子进行真正的心灵沟通, 认真倾听,解开孩子的心结 。
答:身体力行、表率作用!
1、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一面镜子。
2、您的言行举止都潜伏在孩子骨子里。
3、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老师。
4、你希望孩子优秀,首先自己要优秀。
5、家长切忌—— 对孩子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
6、优秀家长造就出色孩子🌹👍
最重要的就是身体力行。
父母天然是孩子的老师,尤其在幼年,有样学样,他(她)的品行往往就是在这段时期形成的。所以,你要求孩子做一个积极向上,乐观或者是学习好的人。首先你自己要是一个这样的人。比如,你要给她一种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你就要跟他一起学,如果你整天下班回来就是玩电脑,打游戏,看电视,你的孩子放学回来你让他(她)写作业,他(她)他就会觉得很不服气,同样都是一天上班、上学,回来为什么你可以娱乐,我不可以?
孩子性格的形成,就是平时的课外活动以及父母对他产生的影响。父母给他足够的爱,他以后才能不缺爱。
父母足够尊重孩子的隐私,孩子以后就会以同样的规则约束自己。
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像对待一个独立的人一样,要考虑孩子的想法、意愿。如果有些苦难跟责任是孩子自己造成的,那就要让孩子自己负责承担。
另外,一定要注意孩子心理方面的教育,这一点尤为重要。再聪明的人如果心里脆弱,一生也难有大的作为。
无论多大,在父母面前总能找到一种孩子的幸福感觉;无论多么年轻,在孩子面前总得表现一种父母的责任!No matter how old you are,you can find a happy feeling of child when being with your parents.No matter how young you are,you always should have a responsibility of parents when being with your children.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每天在家里健身,由于受到器械的限制,这里我向您推荐一个适合家庭的自重训练计划,您尝试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自重训练计划(训练前充分热身,训练后拉伸)
星期一.俯卧撑、仰卧起坐、原地波比跳
星期二.休息
星期三.TRX拉背、仰卧起坐、原地高抬腿
星期四.休息
星期五.靠墙蹲(做完动作拉伸)、仰卧起坐
星期六.休息
星期日.新一轮循环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您,如果您有其他关于健身的问题,请您关注我。谢谢!
2025-01-19
2025-01-19
2025-01-31
2025-01-19
2025-01-18
2025-01-18
2025-02-05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