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顺昌县第三届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演练大会之感悟-郭素萍在李小龙的功夫教学视频影响下社会上越来越多

我在学习杨式简化太极拳、剑、扇四年多了,套路总共有二十套。去年国庆节后,我开始学习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这已经有一年半了。在这段时间里,有时我会过于注重意念,急于求成,从而导致身体和四肢紧绷,没有完全放松,也没有完全排除蛮力。有时,我只顾外形的圆活,却忽视了内在的修养,转腰不够,意守丹田也不够稳固。目前我的进步相对稳定,但双重现象仍然会发生。我曾经有些动摇,想放弃练习,因为觉得混元太极拳很难学。但幸运地,我遇到了张则理师傅,他获得了2013年体彩杯福建首届传统武术争霸赛福建省首届传统武术展比赛的一等奖和金牌。他耐心地向我讲解拳理,并反复示范,这帮助我增强了练习的信心。我明白到,要练好太极拳,就必须同时练习意气神形,不可缺一不可。

根据我的初学水平,我认为不能随着呼吸变化,而是应该专注于开合和动作之间的连贯性,不断培养用意念控制动作,使外形变得规范和流畅。这是一个由外向内发展的过程。在这个阶段,还需要继续努力完善最初阶段(参考林啸寅老师在顺昌县第三届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理论培训中的讲座)。对于入门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从放松开始。我发现放松是一门深奥的艺术,它与功力的增长以及内劲的取得息息相关。当我们放松时,不仅要使肌肉皮肤关节松弛,更重要的是让五脏六腑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也跟着松弛,即使是心灵也要得到释放。

通过实践,我了解到,在无极状态下,当丹田气机充盈并下沉,我们就可以尝试将这种感觉从膝关节逐渐延伸至手部,同时横向纵向均匀分布,让整个身体都能轻松自然地融入这一状态。此外,上身要虚小而下肢大形成上虚下实,以及保持头颅与脊柱间对拔顶劲不丢,同时两肩两腿要全身而又轻快协调。

通过这样的方法,每次练习都带着问题去探索,每次训练都有新的收获,不断完善内在功夫,使之更加规范,同时追求性命双修,大脑得以休息,由静生动,使身心愉悦。每一点进步都是与老师教导分不开的,他们总是在我停滞不前的时候提出新的要求,在我出错的时候给予指导,无保留地教授技艺。在当今物流社会中,这种精神高尚,是传统美德的大师风度,是师表楷模。

通过学习混元太极拳,我享受到了许多益处,如改善肠胃功能知道如何在工作之余进行放松,并学会做人做事要适度。认识到身体状况由心性引起,也希望更多感兴趣的人提前(35岁)进入内修,以达到“松—静—宁—定—慧”的境界。

虽然太极易学难精,但时间积累是基础,可以渐修顿悟。而且,就像浩瀚的大海一样,作为终身取之不尽的情趣源泉,对自己越深入研究,就越感到不足,只能说所学甚少。我还处于入门阶段,将继续虚怀若谷认真再认真,一刻都不离手。一生学习,一生进步,“活到老 学到老”。期待各位同道指教,让明天更好。而且,要记住,太極拳既为了养生,又为打击使用,因此需结合二者的实践,以达到最佳效果。一招一式都不容忽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活泼天真的纯净情感。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