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性最强的十大武术之八极拳逆思维格斗训练续一

"逆思维"训练的精髓:打破传统,重塑实战

在2001年《搏击》第11期上,我首次提出"逆思维"这一概念。它的核心在于颠覆常规,反其道而行之。我们不再先花费数年或月时间打基础,然后才进行对抗,而是直接以真实对抗为起点。一开始,我们甚至不教授任何技术,只是在打斗之后,再进行技术上的纠正和讨论。如果有技术上的纠正,那么这就是一种“先打后练,再打,再练”的“逆思维”。这种方法并非完全放弃拳术技法,而是在对抗中学习和应用这些技法,同时通过个人练习加深理解。

采用“逆思维”指导搏击训练,有助于避免武林中普遍存在的“会练不会打”的问题。我痛恨这种现象,因为它害人无数。使用这种思想指导训练,每个人的技术、技法以及习题都是针对其自身特征设计的,不同身高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训练内容,即使身高相同,肌肉结构和运动素质也可能不同。此外,每个人的行为、心理特征都可能大相径庭,因此强迫所有人执行相同的模板是不合理的,即使是规则约束下的比赛项目,也允许运动员根据自身调整量。

“逆思维”还特别强调本能动作,并在本能与标准动作之间寻找平衡。这一点与赵道新关于训aining方法中的观点有一定的相似性。在他的《道新拳论》中,他提到应该将训aining接近实际战斗,并注重传统创新。他认为实战应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仅作为最后一个阶段进行高级培训。赵先生还主张招式是否有效,不应仅看其是否符合传统,而应基于实际使用时是否舒适和有效。此外,他认为招式应当因人而异,不必一概而论。

尽管如此,“逆思维”与赵先生方法之间仍有一些差别。“逆思维”更重视本能动作,而且我们的做法是先进行真正的战斗,然后再进行正式训ning。而赵先生虽然主张日常生活中的爆发力和实战为主要内容,但他通常要求在此之前完成短期基础训ning。这一点我计划进一步探讨。许多读者记得十年前,黄积涛老师曾经写过一系列文章——《心会掌破译》,其中提到了心会掌格斗系统,以"先临敌后学艺"为核心原则,这意味着要让学生面对敌人之后再学习相关技能。不过,这种方式并不完全等同于我们的“逆思考”。

总结来说,“逆思考”是一种挑战传统、重视实战能力培养的方法,它强调每个人的独特性,并且通过不断地面向真实情况来完善自己的技能。而对于像赵先生这样的专家,他们虽然也有类似的观念,但他们倾向于通过更严格地遵循一定步骤(如基础教育)来达到目的。这两种策略各有千秋,都具有其独到的价值。但对于那些追求卓越的人来说,无疑需要考虑如何结合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实现目标。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