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法拳,源远流长,其传承之路似织女星空中的织女与牛郎相牵,跨越时空的隧道。在1930年的上海,这门拳术被铁岭满族人吴翼军所发掘,并开始在城市间传授。据吴翼军自述,他得知这门拳术来自河南开封的陈光兴和陈鹤侣两位高手。然而,这一说法似乎带有一丝神秘色彩,因为它指向了更为古老的历史。
据说,在宋初,一位名叫陈搏的道士曾创造出八法拳,但这一故事是否真实仍旧存有争议。有些学者推测,八法拳其实是太极拳、心意拳和八卦拳结合而成;也有观点认为,它是心意拳和太极、八卦各取精华后编纂而成。但无论哪种说法,都无法否认这门武术其独特之处——“体合于心,心合于意,意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动,而动又回归到那虚无或无为之状态。”
这个过程中,“五合”较易理解:体对应内在力量;心代表精神集中;意则是决断与专注;气则是生命活力;而神,则是在运动中达到忘我境界的状态。而“六”的“空”,则意味着运动不留痕迹,如同天地之间最纯净的事物——静寂。
八法具体分为:第一要行气集神,将内外能量整齐排列;第二要修炼骨劲,让力量深藏以待弹性出击;第三要化形模仿自然,不强求僵硬形式,而是顺应自然规律变化自身形态;第四要随时策应,无拘束地调整自己的位置以迎接各种挑战;第五要提起顶悬,让身体如云端轻盈飘扬,无任何负担感受空间自由;
第六还往来返复,即在不断变化中寻找到平衡点,不断前进并且保持灵活适应性;
第七勒定守虚,使自己进入一种超然脱俗的心境状态,以静制动。
最后,是伏隐藏机,让自己成为一个既不显露,也不隐藏,只有当你真正看透了的时候才会发现他存在的地方。
通过这些练习,我们可以达到“开阖升降”的高度,即身轻如燕能够从高处飞落至低处,又能迅速跃升到新的高度。
同时,还能实现“化象虚空”的境界,即使身在凡尘,却能够像仙人一般游走于虚幻世界之间。
此外,还可达成“神形清灵”,即精神清澈明晰,与身体紧密相连,同时保持一种超然脱俗的心态。
最后,我们还将达到“动定静通”这一层次,即虽然行动频繁却依然保持内心的一片宁静,这样的状态让人感觉到了生命力的充沛与内涵丰富。
总结来说,对于这套打招呼方式(即8个基本技巧),我们必须把它们作为我们的基础训练,用以提升自己的武功。而每一次挥舞,每一次移动,都像是自然界中的万物生长一样自发自足,没有刻意追求,就这样逐渐走向完美。
2025-03-16
2025-03-16
2025-03-16
2025-03-16
2025-03-16
2025-03-16
2025-03-16
2025-03-16
2025-03-16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