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中的“节节贯穿”,我观察到许多练习者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打拳应该像流水一样连贯不断,有的则强调其能够促进内气的流动;还有些人认为这是脊椎的贯通,在发力时快速晃动,使劲道显现出来,即使是小力量也能让对方“飞”出去。
根据我的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练习后的体会,我对“节节贯穿”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现在将其与大家探讨。太极拳中很多要求是不能分开解释的,它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部分。我老师早就提出了要实现“节节贯穿”的关键在于必须先学会每一部分都独立存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整体协调。
例如,当我们进行肘部击打时,大臂和小臂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节点。当我们提起腕部,小臂和手指之间又形成了另一个节点。而屈膝时,大腿和小腿之间同样形成了一个节点。松胯后,下肢与身体进一步分化成为多个节点点。再如五指合拢,每一根指头也是一个独立的小节点。
这些节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共同构成了许多张弓。在太极拳中,我们讲述过身备五张弓,这仅仅是大方向,其实当一个人达到身备五弓之后,再细致地检查就会发现除了这五大方向外,还有无数的小弓。大弓、小弓并重,层层叠加。
当我手接触到来势时,每个弓都成为了我的防御线,而每个節點都是以自己的支点为基础,以手臂为例,从肘关节开始,一直延伸至手掌。如果角度不超过90度,那么就是断裂状态,如果保持九十度以上,那么即使对方来势猛烈,也难以突破。我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反击,同时利用整个身体上的多个節點来反弹对方之力,产生巨大的力量效应。
比喻一下,用两个人扔东西的情况,不论你如何运用自身能力差距不会很大,但如果使用上箭,则效果完全不同。这说明在发力过程中,“弹射”的速度、力量以及省力的特性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当所有这些節點同时作用起来,其威力可想而知。
现在,让我们再次思考什么是“节节贯穿”。当对方发招过来,从最细微的手指开始,然后逐渐推进至腕关、肘关及肩关各自独立展开,同时旋转伸展运动,以此作为回击时,由手指起始,一路跟随至上方各關節同步进行旋转伸展运动,这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节数连续”。
从这一点出发,当你的每一段都完美执行,对方任何攻势都会被阻挡,因为他的力量无法深入抵达你的深处。你可以轻松应对,无需移动脚步,更不用说其他复杂技巧。此外,你还可以加入公转自转等技术,使得你的反应更加灵活自然。但无论如何,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并且通过实践检验理论。这正是太极拳追求的一种科学原理,它不是单纯的话语,而是一种需要亲身实践才能明白的事物。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