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范是练拳的起点
我认为,太极拳中存在着不少失去规范的情况,这通常出现在初学者由于动作生疏而无法准确掌握动作要求,或是在较熟练者未能及时纠正错误动作而形成习惯性错误;还有些人根本不读拳书,无视规范,随意行事,久之形成顽固性错误。这些都是影响太极拳规范的严重障碍。没有规范,就会丢失太极拳的本质特性,其养生、技击和艺术等功能便无从谈起。因此,太极拳的规范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偏废的。
二、从基础做起
基础规范是初学者的重点,也是多年练习中的重要内容。这主要包括对身法基本要求,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等。虽然人们对此耳熟能详,但真正掌握每一个要领,并在实践中贯彻始终,却并非易事。在起势时,要先沉后举臂,以肘尖指向地面;下蹲时,要松肩垂肘,再落手,以气息下沉和百会上领为配合。此外,还需在其他所有拳势中仔细琢磨,不断深入体悟,只有这样才能打牢基础,形成正确的规范习惯。
三、细致推求到最微妙处
太极拳动作细腻其规则也讲究到最微妙处。杨澄甫曾经告诫,我们要“一式一手总须仔细推求。”这意味着什么?如何进行推求?笔者认为,我们至少应该追寻几个方面:
研究太极弧线规律性的特点。
研究每个招式完整性的拆解。
研究技术内涵,如技击与哲理相结合。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我们将动作规范带入至最微妙之处,使得每一个招式都符合规定,从外形到内在不断进阶。
四、修正姿势提高水平
过去,我们可以直接向老师学习如何拆架子或捏架子。但如今,这种机会难以遇见。不过,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自我修正自己的姿势和技巧。在与同伴之间互相指导和反馈中,可以专注于一些关键的标准,如中正、中臀收缩、中肩沉放、中肘垂直等,同时也需要通过个人反复实践来体验这些感觉,最终找到一种自然流畅的情感状态。
总结来说,没有符合规格要求的手部姿态就不能展现出纯真的武术风范,而只有这样的姿态才能够显现出真实的太极功夫魅力。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