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基本功探秘从初学太极拳起就要突出内功蒋济舟 吴清璠

武术基本功探秘:从初学太极拳起就要突出内功——蒋济舟 吴清璠 珠海市作为新兴特区城市,推广太极拳活动的时间较短,但由于加强统一领导,很快就激发了大规模群众参与热潮,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太极拳不仅活跃于文体活动中、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还产生了两个显著效果:首先,它改善了参与锻炼者的健康状况;其次,在全国知名老师的指导下,技艺得到了提升,在省级和全国比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我们的协会两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我们协会领导对珠海市太极拳活动有着清醒的认识,一方面看到了在上级领导支持下,全体会员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在开展活动时存在的问题,比如广度与深度上的差距。我们认识到练拳的成效只是起步阶段,而且还存在重大缺陷,必须持续探索和努力。

在反思过程中,我们受到两件事影响很大。一是两位参加全国比赛获奖选手相继患病,这至少表明他们过去的一些练法未能抓住太极拳健身根本。二是在上海倪增照老师面前,一位30多岁、体重180斤青年被连续击倒四次,这使我们体验到太极拳内劲巨大的威力。这两个事例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对太极本质的认识。

通过请教老师、学习《拳论》并实践,我们认识到同样是运动,太极与其他运动最根本区别就在于一般运动只注重外部肢体运动,而太极则强调内外兼修,以内功为主。武禹襄讲到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鲜明地阐释了这项运动核心与特点,从力的构造角度看,一般运动是由中枢神经直接指挥肌肉伸缩做动作,其特点是局部肌肉作用。而太極則“以心行氣”,“以氣運身”,首先由中枢神经指揮丹田內氣(用現代話叫生命能量),然後內氣帶動肌肉伸縮做動作,其特點是突出了整體作用形成武術上的「整劑」。

汪永泉老师提醒:“有些人忽略了内功,只追求外形,把太極練走樣。”回顾过去训练,大多数初学者一开始就学套路动作虽然按手脚身眼四法但只注重规范,不讲“内功”。后来一些人学完套路再回头练内功,“配合”。结果很多人动作规范却没有形成“内气”、“内劲”、“内功”,只能达到基础阶段。

基于以上反思,我们感到这是训练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源于对本质认知指导思想与训练路子问题必须端正过来,从初学起就突出“内功”。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将理论教学放在首位,让新学员了解不同于一般运动的特点,即强调内部结合,以内部为主。在基本技能上,由原来的直接进入套路,现在改变为首先进行基础技能培训,如拉筋着重腰部柔韧性,以及呼吸控制等,对应杨式热身增加特殊动作,对腿部力量进行压腿拉抻等。此外,还包括混元桩与混元功,以培养松静运气及腹式呼吸习惯,并将这些概念融入套路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此类技巧,从而提高整个打斗或健身效果。此举旨在确保每个学习者都能理解并实践这一概念,从而实现最佳效果。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