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拳理拳论,但不可完全依拳论来演练拳架。因拳论是拳法有成者的体会,不是初学者的体会,初学者要努力找到自身阶段和拳论所述阶段的“衔接桥梁”。这也就是一些老拳师教拳让初学者不要看拳論的原因,因看的不好,會形成誤導。
不要迷信什么心法,口诀,秘诀等等。太極拳本不神秘,經典鉗論已把太極拳學成的境界說得很明確,所謂的心法,口詈,秘籍只是某些人招生出名的幌子而已。想想當初這些經典鉗論都是手抄本傳世,如果不是“秘籍”怎會當初被鉗家珍藏。
不可贪多。初學者大多先學24,又學28、56,又學楊氏、陳氏、武氏、孫氏等等,這典型的是贪多嚼不烂,要知道太極劍內裡劲力都一樣。
練劍質量比練劍次數重要的多認真按照老師要求練一遍,比起不求甚解地練十遍更為重要。
內功就在劍架里,有時候有初學者欲尋找所謂內功練習方法。其實,這就是最好的內功練習方法,而那又長又慢的一套劍起什麼作用,就是在練習內功,只是還沒有出現内力的話,那就需要改善和提高了。
不要迷信所謂“真傳”、“秘傳”的這個架,那個架的人間體驗有限,只有你自己的感覺才是真的,你應該專注於如何將你的感受轉化為動作而非對於哪種形式或來源更好。
練劍速度在開始時應該較慢不可妄自加快,因為慢可以讓身體各部位得到適當調整,以達到周身平衡。在久練後才能逐步提高速度以增加效率與力量。
初期訓練中過度發力是不恰当且可能傷害自己,也不是真正的太極打氣模式,更況且它們通常是不自然也不健康。但是一旦你有一定的內勁再進行發力則更加合適並能帶來更多益處。
選擇教師不是越有名氣越好,最好的教師能夠清晰地表達他/she 的觀點,並願意從別人那里学习。如果一個人的技術深入理解并符合基本原则,他/她便可以成為一个有效の老师,即使他們目前没有機會遇到知名度高或者資歷豐富的大師們,但如果他們能夠提供合理的指导,那么他們也是值得尊重的人選之一。
10 最終毅力與恒心最為重要。你是否愿意投入20年的時間去精進你的技能?如果答案是否定,那麼無需期待通過短期培訓就能獲得成果,最好只視之為健身養生的方式。如果你決定堅持下去,你將會見證自己的變化,并最終獲得想要的地位。
2025-01-03
2025-01-04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6
2025-01-03
2025-01-05
2025-01-04
2025-01-06
20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