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太极拳就以其独特的内家功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世人的赞誉。它从清初流传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在北京,它名声远扬,并被认为具有疗病、保健、延年益寿等效用。因此,不少人开始虚构太极拳的起源故事,以增强其神秘感。
关于太极拳创始人的说法,有五种不同的版本:
一是将其归于元末明初时期的武当山道士张三丰。这一说法最早见于1921年出版的《太极拳势图解》一书,但这种说法缺乏确凿证据。事实上,《明史》和《太和山志》都未提及张三丰会拳术,而公元1723年的《三丰全书稿本》以及1844年的重编版也未提及他创造太极拳的事迹。
二是将其追溯到宋徽宗时代(1101-1126)的武当丹士张三峰。这一说法出现在清康熙八年的墓志铭中,但这份铭文中的内容并不符合历史事实,而且“夜梦元帝授之拳法”这一段显然是不真实的。
三是认为太极拳创始于唐代徐宣平,这个观点来自一些现代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并非基于实际考证,而是在后来的封建文人附会下产生的一种想象。
四是将清代乾隆年间的人山右王宗岳,说成是内家拳家关中王宗。这一点在李亦畲所著《太極拳小序》中得到提及,但实际上王宗岳与陈氏太極經典有着直接联系,而非明朝时期的人物。
五最后一种说法则认为甘风池,即南京人,也可以视为内家大师或南派 太極经典 的创立者之一,这一点在20世纪30年代由考据学者唐豪等人提出,他们依据戚继光《十三勢圖》的內容,以及温县陈王庭编写的大量资料来支持这一理论。但这些论述同样存在争议,因为它们没有提供足够坚实的地质证据来证明该理论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