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有多少种拳法太极拳如同推手中的智者包容性广泛

太极拳因其内涵而得名,循环不息,变化莫测,虚实相生,自然而然,通达渗透,无为包容是其本质特征。练习太极拳包括了架子功和推手两大部分。架子功是在没有外界干扰的环境中,以体会无始无终的循环与不断变换的无端之道为主;推手则是在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以同样的心态去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这两种形式各有侧重,但最终追求的是一种状态,那就是“不受”这一根本心态。

要达到这种“不受”的境界,只有一种方法:调整自己,与周围环境和变化保持一致。这正体现了太极拳独有的包容性。在通过架子功来体会太极拳的包容性时,我们既在完善自身运动技能,又在预见并适应运动趋势;而通过推手,我们的心态和形态可以像盘旋于空中的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舞动,这是每位练习者都需要掌握的一项能力。

任何状态都有从不适到适合、从混乱到清晰的过程,一步一步地接近这个目标,有经验的老师总能提供恰当的手段。我自己的老师曾经给我制定了一系列训练计划:

盘架子的四极、八桩(三角桩、四平桩、七星桩、伏虎桩、坐盘桩、寒鸡桩、独立桩、三元棺)、十八手、三十六势;

推手中的三盘六步(三角步、大卦步、小玉环步、大七星步、中进退步、小寸步)、十八法及卍字连环等。

随着不断学习和实践,最终我们将能够抛弃所有这些具体方法,而真正融入到一种自然流畅的状态中。这便是太极拳修行者的最高境界——既能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应变,也能保持内心的一贯平稳。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