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门拳,源自南北两派、内外两家风格的独特拳种,以攻为主,强调攻击与防御的连贯性和变化性,追求“角度、速度、力度”三维一体的挤击技术标准。其内力构造以“五到”、“七锋”的理念为基础,将人体各部位协调统一,使之达到“身到、手到、足到、眼到、心到的”技术境界。同时,它还发挥了七大关节(头肩肘手胯膝足)的共同技巧能力,从而形成三种距离进攻模式——长、中零距离。
余门拳不仅注重武术实战,更融合了禅悟儒道学说中的虚实明暗阴阳消长生克制化哲学思想,其内涵深远博大,是集打靶教于一体的传统武术代表。
在历史上,余门拳曾在多次擂台赛中脱颖而出,如1918年的成都青羊宫打擂,以及1920年重庆黉学巷打擂等。在这些比赛中,余门六世掌门人的子弟余鼎山屡立战功,不仅赢得众多荣誉,还被聘为国术教官。此外,在1932年的重庆市春季国术观摩赛和1933年的南京第二次国考中,也有许多名将代表余门学校参加,并获得金奖。
综上所述,余门拳不仅是一种高超技艺,更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宝贵的一部分,其影响力和辉煌成就至今仍受到人们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