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的怀抱中,耿向林和耿玉清共同探索太极推手的精髓,他们提出了不顶、不丢这两个初学者需要掌握的基本要求。这些原则是进入上乘功夫的关键,并且是太极推手实践中的根本法宝。
在练习太极推手时,我们必须坚持不顶、不丢,这就像是一位行家对待道家的核心思想——与世无争和礼让在先——一样严谨。通过多年的实践和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不顶”和“不丢”。“不顶”意味着我们不能硬碰硬,与对方接力的点上阻挡对方,也就是说不能逆向发劲。而“不丢”则是不主动离开与对方接触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要同步运动,即使对方进多少步,我们也退相同数量,以保持相互之间紧密联系。
为了正确掌握这一点,还需要注意避免一个误区,那就是正确区分“顶”与“掤”的不同。“掤”指的是内部膨胀或膨松,被动后退也是保持自身掤劲状态下的后退,但这并不等同于顶。在一些拳经中,“太极是掤劲”,但很多人没有准确把握二者的差异,因此容易将顶当成掤,用力去抵抗,导致难以放弃这种错误做法。因此,最好是在老师指导下亲身体会如何做才算是頂,如何做才算是掔,在保持掔劲状态下达到真正的无为而治。
其次,不頂、不要掉落对于提升我们的练习至关重要,它体现了太极拳的一些特性,如尚巧而非尚力,以及以静制动,不主动进攻,而借力打力的艺术。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并实践这些原则,就能练出以小力克大力的技巧,即所谓的四两拨千斤。
最后,不頂、不要掉落符合力学原理,它们改变了力的三个要素,使得即便对方用尽全力,也难以发挥作用。这正如阴阳交替,其中一方强盛时另一方消失,从而实现平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坚持这个原则,因为它保证了我们的训练沿着正确道路前进,而不是偏离真功夫之路。
总结来说,不頂、不要掉落对于任何初学者来说都是必修课程,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太极图背后的哲学思想以及通过轻柔而非蛮横来应对各种挑战。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将自己从被动变为主动,让自己随意变化,以顺应外界力量为基础。这一点对于那些想要真正掌握太极技艺的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不然,无论你投入多少时间和努力,都无法达成目标,因为你已经偏离了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