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拳法之海多如星辰各有千秋

中国武术中的拳法之多,犹如星辰般璀璨,各具千秋。就像王宗岳先生在《太极拳论》中提出的“偏沉则随”和“双重则滞”的两大运动规律,这些是物体、运动的一正一负的自然法则。练习者应遵循这两个原则,以达到松中生动、道法自然的效果。

首先,“偏沉侧随”是正向的一种放松方式,即通过自身重量借用地心引力,使全身部位随之而行,产生流水不争的拳势运动。这是一种不主观、不用力的运动方式,与传统文化中的无为而为相符,也符合太极拳以柔克刚的特性。

其次,“偏沉则随”与“双重则滞”形成对比。太极拳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它要求我们避免双重,通过偏沉来克服双重;避免滞涩,用随顺来克服滞涩。而练习者应当把握好“偏沉则随”,作为求真的法宝,不可轻易放弃;同时,要警惕“双重则滞”,尽量避免其出现。

这些原理遍布于自然界,如山石因偏沉而下坡,山体因偏沉而崩塌,无风即雨,因偏沉而起风等,都展现了物质世界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转,而人类可以借鉴这些规律进行修炼和训练。在太极拳中,我们学习的是如何利用自身的平衡失去平衡,从此处出发,再回到平衡状态,这就是所谓的无为有功。

再进一步探讨,“偏沉则随”的内含力学原理,是包括在内所有物体因为自身权重和地心引力作用下,一边松开另一边紧闭,从失去平衡开始,就会产生力量并且移动。这也是王宗岳先生所说的道法自然,把自然界的事实拿来应用于太极拳,而不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设计出来的人为规定。

最后,在五个方面阐述如何遵守这种原理:首先模仿水性,即使身体像水一样灵活,可以流淌千里,也能细微入微;其次要学会使用自己身体内部力量,并非外来的力量;第三要理解到用意不用力的概念,即不能让意念控制肌肉,只能让肌肉根据意念自动行动;第四要掌握如何使用骨盆作为中心点,让它依靠自身权利向四周推动,同时腰腹也跟着一起活动,以便整个人都能够协调一致地进行动作;最后,要记得不要忽视或浪费自己的身体权利,因为它们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各种复杂动作,而不是简单依赖于外力或机械性的强制行动。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