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太极拳内功深厚的过程中,许多爱好者都梦想着实现“我命由己不由天”、“延年益寿不老春”的境界。然而,由于内功心法之秘要自古以来很少流传于世,因此尽管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内功这个词,但对什么是内功的本质和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内功,却常常迷茫懵懂,甚至一些太极拳名师也只能闪烁其词、模棱两可。
最有趣的是,外国人对这方面也有所关注,他们通过研究金庸的小说来探讨这种神秘力量,所以,他们只能用类比的方式来表述:“那就是魔法”(美国畅销小说评论家阿尔蒂尔语)。
从古至今,“法不传六耳”。笔者曾听过一位师兄讲过一个向陈氏太极拳泰斗李经梧学习内功心法的经历:
每星期我都会去李经梧老师家学拳,几年后,他特别喜欢我,就教了我练习内功心法,并嘱咐我不要告诉别人。我自己练的时候,被一个跟学拳的朋友看到了,因為抹不开面子,就教给了他。有一天,我和这个朋友一起拜访,结果,这个朋友不知不觉中就问起那套内功心法的问题。李经梧老师一听,就呵斥了我,让马上离开他家,不准再来。从此往后,我再也没有见到。
我们的师爷叫汪永泉,他从7岁开始就跟杨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杨健侯学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由于这套拳包含着丰富的内功心法内容,所以他被要求保守这个秘密,只能教授打架技巧,而不能教授真正的心理和身体上的修炼方法。
魏树人老师在其《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一书中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1957年底,北京市武林界的一些知名人物聚集在体委召开武协会议,当时崔秀臣、王侠林、孙剑云等皆向先师讨教杨家太极拳真谛。当时先师毫不通融地表示不能在会上公开杨家的绝艺,从此武林界朋友皆知先师珍视杨家绝艺,不肯向外界透露刚直性情。
其实,不轻易传授 内 功 心 法 的 习 惯,与“传 拳 不 伝 功”,“傳 功 不 伝 诀”,“教 了 徒弟 饿 死 师傅”, “ 法 不 傳 六 耳” 等 规 矩 有关,更与这些 内 功 心 法 得 之 不 易 有 关 联 系。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一切?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长期身心修养过程——“修”是修正、修改、修复不符合 太極 拳 拳 理 要 求 的 身 心 状 态,“養” 是 培 养、培 育、滋 生 出 符 合 太極 拳 拼 理 要 求 的 身 心 状 态——这个过程要贯彻 太極 拳 锻 炼 的 始 终,这其中,身 心 调 整 是 进 行 内 功 心 法 的 前 提 条 件。
我们应该明白,无论是道家文化还是 太極 拳,都强调神意气作为核心概念。这意味着实践中的任何动作或运动,都需要通过意念指导,以达到正确状态。此外,还需要调整虚实,即分清虚实重点所在为实,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在锻炼过程中多注意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内部结构与形象之间关系,同时保持身体平衡与整体协调性。最后,还需将各部分动作构成使得它们能够形成圆活绵联,使整个动作既柔软又有力度,并且能够顺畅转换,从而达到一种完美无缺的地步。在这样的理解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并掌握这门艺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提升与自我的完善。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