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家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各种太极拳如陈、杨、吴、孙等,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而且传播至世界多个国家。然而,在这股热潮中,对太极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健身功能,而非攻防意识和技击应用。此现象令笔者感到遗憾,因为能够掌握并运用太极拳八种基本技击方法的人实在不多。
笔者有幸师从辽宁武术界知名人物曲庭文先生学习吴式太极拳。曲先生曾是全国推手竞赛选手,并连续十年担任裁判,是一位国家一级裁判和沈阳市武协成员。在对太极拳的深入学习过程中,我逐渐对推手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师父的指导下,逐步掌握了推手原理。我现在不负责任地提出两点浅见,以供武林同道朋友们共同探讨。
曲先生总是说:“拜师不如访友、访友不如摸手。”他所说的“摸手”即指太极推手。在与人进行推手时,我们如何转变被动为主动,或将背势化为顺势?这一切都需要通过与人“摸”的实践来处理化与打之间的关系。
化可以分为化解和化空两个方面。化解是一种通过听劲并让对方放尽力而自己保持重心的手法。这要求我们能粘得住对方,让对方柔我刚,我则柔之,使双方阴阳转换,从而使对方失去控制。这就是推手中的化解之法,要体现“沾粘连随,不丢不顶”的要领。
另一方面,化空是一种发放技巧,它是高级阶段的一部分,没有多年的练习无法达成。这需要我们松下来,心宽气和,将内力平稳流注,使力量大小方向随着动作变化,同时寻找时机引进落空或顶实相融等技术,这些都是将对方变得虚弱的手段。但这种方法也需谨慎使用,因为它可能导致伤害给予或受到,因此应该适度施以,以免影响社会秩序。
打可以分为击打与发放两大类。击打保护自己同时攻击对面,但不是直接硬拼,而是在先行 化后再攻击,即先让出一个机会,然后迅速反击直到对方无力抵抗。而发放则是在与人互动时,让对方失去平衡,使其跌仆不能反抗,这种方式通常顺应于人的行为特性。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结合自身内气鼓荡,将对面的空档利用好,最终达到目的。但这种做法也需谨慎执行,因其可能会造成精神上的伤害或法律问题,因此更倾向于以礼相待,如面带微笑,当胜利临近时也不宜过度追求胜利,而应以点到为止。
总结来说,化与打是不可分割且相辅相成的,它们各自承担着柔软(阴)和刚强(阳)的角色,以及灵活变通(阴阳互补)。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完美统一,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然地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别人的行动获得力量,一举致敌于败北。在这样的境界里,每一次交锋都像是自然规律一样,无需刻意制造压力,只要每一步都能及时调整,就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随意应付一切挑战。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