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河北永年,2002年农历八月初九,我有幸拜武氏太极拳第五代娣系传人孙建国先生为师。如今已经过去了十二个春秋。恩师孙建国先生,是当代武氏太极拳的重要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性格直爽、平易近人的中国北方豪杰。他自幼在广府习练家传太极拳,近三十年来,在全国各地授拳讲学。
为了更好地向社会传授武氏太极拳,2012年,恩师在广府成立了“永年武氐太极学院”。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不仅得到了系统的指导,也在日常感悟中积累了一些经典妙语,这对于习练者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
恩师总是在强调要开放,不要保守。他说:“现在社会改革开放了,我们的思想也要开放!老前辈的传统东西不能太保守了!”这也是我们学习时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方法。
我能够成为一位明理明法的好师傅门下,是我终身最大的荣幸。在追求“天下太极是一家”的理念下,我们不断铭记学术共研共享的教诲,与广大太極拳愛好者共同探讨,以整理太極拳谱与摘录为基础,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实力。
武氏 太極之劑與意 —— 马高峰
关于 武 氐 太 义 势 的 强 调 与 意 思
贯劲:首先从腰腿脚上找起。这一点很容易被误解,有些人一开始就想着两手臂先贯足了劲儿,这样会造成头重脚轻,没有稳固的地基。正确做法是先从下盘功开始,然后逐渐引导到上身,使整个身体都能参与到动作中去,而不是只靠两手臂来发挥力量。
撑劲:这是指用力时,让整个身体像一个活体一样紧密相连,每个关节都要配合,将力量均匀地分散开来,以达到全身皆用的效果。而不是单纯依赖于肌肉力量而忽略内力的运用,这样才能使得动作更加自然和有效。
拔劅:这一点涉及到的是如何将内力有效地转化为外部力量。这需要通过对腰腿部位的一系列调整,使其成为发力的中心,从而实现内外勾结、刚柔并济的大道理。只有这样,全身才能够随心所欲地变化,不受限制地展现出无招胜有的境界。
推手与击打技巧:
在推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气势,要让对方感觉你没有任何防备,但实际上却能瞬间变换形态,对方难以捉摸。
当然,在实际操作时,也不能忽视对手可能采取的手段和策略,要灵活应对每一种情况。
呼吸控制: 呼吸是配合练习中的关键,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各种姿势,并且增强体质。当进行蓄力准备或突然发力时,可以自然而然地进行呼吸调整,以此作为提醒自己进入最佳状态。如果过度注重呼吸技术,就可能影响到基本功夫本身,所以建议不要过度纠结于此,而应该更多关注自身内部感觉和整体协调性。
意念与精神状态: 在训练过程中,要保持清晰明确的心智状态,即便是在动作看似简单的时候,也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因为即使是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如果失去了专注,你也许就会错失良机。因此,无论何种情况,都需坚持不懈努力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和集中能力,为未来战胜挑战做准备。此外,还应培养一种超越局限性的思维方式,用以弥补缺乏经验或技能的问题,并且建立起一种无惧一切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态度。这将有助于克服心理障碍,更快达成个人目标,最终走向成功之路。但同时也不必急于求成,一步一步来,小心翼翼,如同行走江湖一般谨慎细致不可疏忽每一步,每一次举措;因为江湖路漫漫,只有真正懂得精益求精的人才能真正站稳脚跟,不落风雨之中的孤独一人。而这正是我一直以来所追寻的目标之一---成为那样的修炼者,即使再艰苦险恶的事业面前,也能以泰山压顶般坚定信念,毅然决然前进。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持续不断加深对这个古老艺术形式理解与尊重,再加上耐心刻苦修炼,那么一定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已经站在新的高度,从而为这个世界带去更多美好的影响吧!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