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王老师的离去已有三年。这些年,我在练习太极拳的每一刻都怀念着王老师温和而深邃的形象,他那教诲如同清风,时常回荡在我耳畔。在记忆中,那个春日里,我们一起学习“太极内功十三桩”的时候,每一个细微动作、每一次呼吸,都被王老师详尽地解释过,使得这段经历永远铭记于心。
现在,我将自己对“太极内功十三桩”的理解与体会分享给师兄弟们,以期我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首先是酸痛麻胀阶段:
当开始练习时,你可能会遇到以下感受:四肢感到酸痛,走路困难;手心发麻、发胀,如同手上长出了肉;手臂和腿部出现抖动。此时,可以尝试打十字手收式,再练习收功中的动作。这些感觉都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忧。一旦调整好姿势与呼吸,这些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减轻,而口津增加,将带来一种清甜的感觉。
其次是弹力的出现:
随着时间的积累,在站桩过程中,你会发现随着呼吸变化,两手之间产生了斥力和吸力。当你深吸气时,胸腔扩张,同时两手之间产生了一种吸引力,使得两手指间距不变;当你吐气时,由于胸腔收缩,一种斥力的效果出现,使得两手指间距也不会发生改变。这两个力量随着站桩时间的延长变得越来越明显,因此无论是腹部膨胀还是收缩,都不会影响双指之间距离保持稳定。
接着是气循经走:
经过不断练习,最终会有一种气感逐渐觉察出来,无论是在初学者还是久攻不倒的人身上,这份神奇之处似乎在等待被揭开。在我的体验中,当我站桩三个月后,便能感觉到气通过舌尖向上流淌,在呼出的时候,它似乎想要超越。我再坚持下去,一年之后,该技能就能让人真正感受到它如何在身体内部运行,从百脉至顶端,再回到头顶,让人仿佛置身云端。而一年多后,又到了再次磨砺这一技巧的时候,当奇痒涌现并消失后,我才明白了何为“阳光总在风雨后”。
最后,全身共振:
最终阶段,就是全身皆可进行呼吸,如同鼻子接纳空气的手掌和脚底一样,也能感受到入出的变化。这让我想起了大周天循环的一说,但由于师父不在此地,如果他还在的话,或许他能够提供更精确的地理位置说明。然而,即便如此,也要意志与自然相融合,与天地万物保持一致,不受恶劣天候影响。
此外,“太极内功十三桩”还有其他不可思议的地方,比如治愈疾病强健身体。在2007年的装修期间,我因为搬运重物导致腰扭伤,并且没有及时处理导致腰椎突出症状加剧。而就在我绝望之际,只靠偶尔尝试练习“太极内功十三桩”,经过半年的努力疼痛缓解,一年后的持续努力使疼痛完全消失。这让我重新站立起来,为生活注入新的希望,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敬畏之情,对自己更加自信。
因此,无论您是否只有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时间,只要每日坚持,就一定能够从中获得益处。下面是一句简短而精辟的大法口诀:
「太极」养生法,
「内抱」外展用。
「静听」自然音,
「观照」自身境。
«沉默»安坐定,
«虚灵»高尚通。
五趾轻触地,
似扎石山根。
头顶提肛垂,
肩背舒胸宽。
目光聚焦心,
欲扑待机动。
心平气和意,
机警灵活通。
息数默然固,
神凝魂飞扬。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