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武功自学教学视频中,陈雄老师展示了太极拳名家郑曼青的精湛技艺。他的动作流畅如同江河大海,无始无终,无断无续,完美融合。每个拳式由多个拳势构成,如杨氏太极拳115式大架中的“揽雀尾”由七个拳势组成,体现了虚实转换、刚柔相济和技击养生等变化。在练习过程中,“招”与“式”的区别并不明显,因为它们都是通过不同的拳势完成的。
太极名师浦汉健指出:“太极散手之秘在于‘用势法打人’”,而京城太极名家白旭华则强调:“杨家自己练,与教别人练,在方法上是不同的。杨家自己练拳是要‘势’而不重‘式’!这才是内家的根本。”有些爱好者可能会在盘架时,将一个拳式尚未完全结束,就急忙进入下一个,这种行为被称为“稀里糊涂”,缺乏对体用之法和太极内涵的理解。
真正的盘架应该是一气呵成,没有任何停顿或劲断,它展现的是心静体松、周身协调。而“贯穿”和“周身一家”是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每个人都应像火车一样,由九大关节连接起来,让各部分独立灵活地结合,再以神意气统一,使得动静皆然。这就是《拳论》所说的:“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
陈雄认为,“式式相连”和“式式有势”的含义随着学习阶段而变化,不可盲目模仿高级阶段的表现,而应从基础开始培养。“折叠”是解决劲断问题的一种方式,当一个动作接近尽头时,可以利用余势向前引深,然后转接下一个动作,从而产生连绵不断的感觉。此外,行款均匀正如抽丝般自然,用腰胯带动四肢才能达到真实均匀,而不是简单地依靠手部比划来进行训练。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8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