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中,内家拳的精髓在于“敬”。这五个字中,“敬”是首要之义。古人创作文章时,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充满了深远的意蕴,因此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不仅没有泛泛之论,更不乏嚼烂甘蔗般的感受。想要真正理解这些内容,就必须多次阅读,让真谛自然显露。
王征南将博大精深的内家拳法简化为五个字,这表明他的文化功底非凡。不过,他讲解内家的真谛可能只有他最清楚。而后世行家们通常从字义和个人体会出发去理解和阐释,用以指导自己、规范自己,同时也需付出许多苦心。
据说太极名家董英杰每练拳必穿长衫,以庄重姿态演习,无懈可击。他对太极拳的敬意也是后人所共仰。李雅轩先生在其文章中,也常常回忆师父杨澄甫打拳时的神态和形象,潜心揣摩,从未敢有丝毫松懈。
那么,“敬”的含义是什么呢?它既是尊敬,也是敬佩。在古代,人们向天地、鬼神、师长亲友等表示敬意,对别人的长处即可致以赞叹。此外,“三人必有我师”,这种自我提升的心理状态正是“敬”的力量所在,它使得我们得到榜样,也给予我们信心,是一种美德,有助于净化人的心灵,展现文明礼貌,还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帮助。
古代制定礼仪,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与和谐,如君臣相敬、朋友相互尊重、夫妻间的情分等。小孩对长辈或领导尽忠诚,即便是不被接受的人也有自己的目的,这种“溜须拍马”的行为虽然难以被认同,但毕竟是一种形式上的尊重。如果一个人能够端正自己的行为,并且具备一定本领,那么他就会获得他人的尊崇,就像周总理那样,即便敌方也不由自主地对其产生了崇高感。
对于练习武艺来说,更应存有高度的“敬”。无论哪种武术,都凝聚着前辈们的心血,我们继承者更应该珍惜这一份宝贵遗产,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前辈以及亲传下来的师父。在内门学艺时,与师傅如父子一般,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着浓厚的情谊,所以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使对方感到安心与放松,从而能够集中精神进行修炼,最终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就是内门学员通过严格训练学会的一项重要技巧——变脸,一旦施展开来,便让敌手感到震惊与不可侵犯,从而赢得他们的恐惧与尊重。
2025-01-10
2025-01-11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1
2025-01-14
2025-01-13
2025-01-10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