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功秘籍中的太极拳,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劲力与技巧著称。其中,“掤劲”的运用,是太极拳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运动形式上体现为螺旋缠丝,而在实际应用上则讲究松沉之法。
太极拳的核心是劲法的运用,因此它包含多种不同的劲路,如螺旋劲、松活弹抖势、暗明沾粘沉拥崩炸等,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使用方法和变化。练习者如何理解并掌握这些变换,这对于练习好太极拳至关重要。
“掤”字本身意义深远,但由于文字演变和传承过程中的误解,导致后人对“掤”字含义的理解存在差异。在实战演练中,我尝试将“掤”理解为“捧”,即手捧物体所需的力量大小,与被捧物体重量相等。我认为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太极拳中的要领及劲法。
在实战中,将这种“掤”或捧之力运用于对手时,可以视作接住敌人的来势,不论敌人发出的力量大小和速度快慢,都应根据情况适时转化,并不改动自己的掤点,即使面对强大的来势,也能顺势而行,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太极拳中的不丢不顶之法,一个真正高手会通过转化来势,让敌人的攻击自然而然地被发放出去,而自己则保持稳定无失衡。
此外,在与敌交手时,我们可以通过身体各个部位(如臂部、躯干、腿部)进行转化,使得每一次交锋都能够迅速反馈给对方,最终导致他们无法进攻或施展出有效招式。这也是为什么说处处皆有掤之意,因为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需要使用这样的技术的情况。
2025-04-09
2025-04-09
2025-04-09
2025-04-09
2025-04-09
2025-04-09
2025-04-09
2025-04-09
2025-04-09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