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武术怎么能相融合

禅与武术怎么能相融合?

禅融汇了释道儒所有精粹的智慧,主张“悟”(渐悟——开悟——顿悟),淡化“念”(与诵经的区别)和“传”(与布道的区别)。最著名的是六祖慧能的偈语: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是指向于修心养性的。而武术之道,讲究外练刚性的硬功和体能,内强柔性的精气神和意念,甚至衍生出以柔克刚的武道和技艺。所以,内心的修正和强大,是习武的必修课,也是武道的最高境界。这就与禅有了一脉相承的交集,以致武林高手大多是修禅宗师。

这与儒学倡导的“内圣外王”异曲同工,在“修圣”过程中,儒家设计了八个层级:格物——致知——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心原点就在“心正”和“修身”,并指明了二者的逻辑关系:“心正而后身修。”

“心正”之“正”的标准在哪?无外乎三个字:净、静、境。即:内心干净、平静、无我境界,方为“心正”。这与《庄子》所提示人生智慧同频共振:“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与禅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最美和声。

禅旨在修心修身,武术追求“以无招胜有招”。殊途同归,都指向于达致人生至高境界。二者合体,相得益彰,可以生常胜法宝,让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