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拳的起源,至今仍是谜雾缭绕。据上海代表人物孙福海之子孙长根、孙宝庆的回忆,绵拳在上海最早的传播者是孟光银。1920年前后,他来到这座繁华都市,将其所学的一套独特拳法带来了,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完善。
孟光银,清朝时期沧州镖局的一名镖师,以其膂力与单刀技艺闻名。他曾拜一位商人为师学习武术,而这一套武功便称作“绵拳”。这不仅体现了太极之意,还包括八路架式以及两人推手法。他的名字在当时颇受尊敬,但也因气盛自负而被一个老翁嘲讽。这位老翁并非寻常之辈,他以神秘莫测的手法将孟光银打得措手不及,使他认识到真正强者的存在。
孟光银最终决定向这个老翁拜师,从此放弃镖行生涯,与他一起经商于山陜之间。这段经历成为他掌握绵拳关键时刻,也是这门武术开始流传开来的重要节点。
然而关于“老翁”是否创始了自家的武术或仅仅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由于历史资料有限,这个问题依旧未能得到明确答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绵拳至少在清代就已经形成并开始流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门艺术继续发展,最终形成了符合上海文化特色的独树一帜风格。在孙福海的努力下,这门古朴而精湛的武术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并由他收徒广泛传播,为后人留下了一脉相承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