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24式之舞流畅如水柔和似云

太极拳:源于陈氏,融合阴阳之理

在上个世纪初的公园绿地,一种名为太极拳的锻炼方式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这种拳术以其缓慢而柔和的动作著称,大多数人熟悉的是杨式太极拳。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人们通常会提到杨露禅或张三丰,但实际上,这些人物可能与太极拳并无直接关系。

根据唐豪、顾留馨的研究,太极拳实际上是由陈氏第九代宗师陈王廷所创造。这一点得到了 陈王廷遗词上的证实,他曾说:“至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造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太极拳的创始人,而只是证明他在晚年有编制一套独特武技的心力。

现代流传下来的八十余式的陈、杨传统太极拳,其外形似乎来源于早期的一百零八势长拳,但其内涵则来自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之理。在这套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哲学原则,即阴阳不停地变化,是辩证法的一个体现。这正如老子所言:“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反映出一种不断变化但又保持平衡状态的事物观。

王宗岳对这一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阐述了太極運動是一種運用陰陽辯證哲學的技術。他强调行走時應該像天地般柔软,无始无终,如同自然界一般,不断变化却又保持稳定。这种运动不仅能够带来身体上的力量,还能达到精神上的平衡,使人在生活中更加从容自若。

总结来说,尽管历史上存在许多关于太極運動創立者的說法,但最廣泛接受的是它是由陳氏家族中的人士发展起来,并且融入了深厚的地理文化背景和哲学思想。通过不断演变,最终形成了一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心性的练习艺术——即我们今天所知的大众化形式下的“ 太極練功”。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